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卞之琳集外诗文辑存
内容
编辑推荐
1.本书收录了卞之琳的集外文字一百余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而言,这是十分有价值的。《卞之琳文集》126.9万字,《卞之琳集外诗文辑存》收录117.3万字。
2.编校者陈越和解志熙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搜集整理,并且经过了严格的校勘,是卞之琳文学遗产的重要补充。
3.封面设计遵照卞之琳先生的审美,朴素大方,封底有“彩蛋“(卞之琳先生设计的“工作社”社徽)。
4.布脊精装,内文纯质纸印刷,印量少,值得珍藏。
内容推荐
卞之琳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和学者,他一生写作态度严谨、惜墨如金,他晚年指导编辑的《卞之琳文集》亦去取甚严、留存有限,加之一些文本长期散佚在报刊上,所以《卞之琳文集》三册只结集百万余言,散落集外的诗文以及书札等为数不少。本书搜集了《卞之琳文集》之外的诗文书札及《卞之琳译文集》未收的译诗等百余万言,并做了严格的校勘、整理,使之成为卞之琳文学遗产的重要补充,其出版当为爱好卞之琳的读者和研究者所乐见,进而推动对卞之琳的研究。
上卷收录了“刊落诗辑”“译诗补遗”“《游记奇观》及其他”“散文杂文拾遗”四辑内容。下卷收录了“序跋文论辑录”“书简辑存”两辑内容。
目录
编校说明 / 1
一  刊落诗辑
小诗(四首) / 003
夜心里的街心 / 004
家  信 / 006
黄  昏 / 007
群  鸦 / 009
噩  梦 / 011
魔鬼底 SERENADE / 012
静  夜 / 014
长的是—— / 015
一个和尚 / 017
无  聊 / 018
垂  死 / 020
一城雨 / 021
雨  珠 / 022
夜  雨 / 023
叹 / 024
青  草 / 025
彗  星 / 026
月  夜 / 027
午  睡 / 028
三  天 / 029
酸梅汤 / 031
胡  琴 / 033
八月的清晨 / 034
小  别(赠璆) / 036
附录  别 / 038
中南海 / 039
朋友和伞 / 040
九月的遥夜 / 042
朋友和烟卷 / 045
工作底笑 / 047
海  愁 / 048
过  节 / 049
苦  雨 / 050
路过居 / 051
九月底孩子 / 055
叫  卖 / 056
风沙夜 / 057
黄昏念志摩先生 / 059
烟蒂头 / 060
发烧夜 Rhapsody / 061
在异国的警署 / 063
休息(童话) / 065
小诗两首 / 066
朋友和伞 / 066
朋友和烟卷 / 066
足  迹 / 067
若有其事四章 / 068
给一位参谋长 / 071
给献金的卖笑者 / 073
血说了话 / 074
战争与和平 / 075
向朝鲜人民致敬 / 077
台湾和朝鲜
——亚洲人民对帝国主义说 / 078
我们挺上去 / 079
寄到朝鲜给我们的志愿部队 / 081
恶开(OK)曲:奉劝美国迷 / 082
不要让人家拖住了手 / 085
得过且过大家都不得过 / 086
黑老鸹飞上了我们的烟囱 / 090
原子瘤 / 091
翻一个浪头 / 092
认识美国货 / 093
咬手指,写血书;断手骨,
?拿体格不合证 / 094
步步高 / 095
从乡村出发 / 097
联合国五章 / 108
一  我们送代表去联合国 / 108
二  联合国内的搏斗 / 109
三  我们也就在里头 / 109
四  我们要蓝白旗鲜明 / 110
五  世界和平大会与联合国大会 / 111
曲老五想通了 / 112
美国鬼烧红了大炕 / 115
文化三部曲 / 116
工厂就是战场 / 118
一切都为了明天 / 119
天安门四重奏 / 120
和洪水赛跑 / 123
支援三首 / 125
示  威 / 125
搬进博物馆 / 125
滚出去 / 125
巴格达条约断在巴格达 / 126
痛悼周总理 / 12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十周年纪念 / 128
冬  天 / 131
梵哑林小曲 / 132
他愿意有了天上的布 / 134
琴妮吻他 / 135
译魏尔伦诗二首 / 136
颜色垩笔画 / 139
译魏尔伦诗一首 / 140
孤?寂 / 141
附录  孤  寂 / 144
青  草 / 147
新  兵 / 148
残夜之歌 / 150
忧  郁 / 151
和蔼的林子 / 152
穷人之死 / 154
露  台 / 155
郝思曼诗一首 / 157
梅特林克诗一首 / 158
恶之花零拾 / 160
应  和 / 160
人与海 / 161
异国的芳香 / 161
商  籁 / 162
破  钟 / 163
忧  郁 / 163
瞎  子 / 164
流浪的波希米人 / 165
入  定 / 166
冬天过去了 / 167
电  话 / 168
愿 / 169
带着蓝布伞 / 170
老  套 / 171
恋  人 / 173
过  客 / 174
联  系 / 176
译奥登(W.H.Auden)诗一首 / 178
译里尔克诗一首 / 179
里尔克少作四章 / 180
卷头语 / 180
严肃的时辰 / 180
预感 / 181
卷头语二 / 181
里尔克诗一首 / 182
道  白(诗) / 183
战时在中国作 / 186
史本特诗钞 / 194
一段剧词 / 194
冷漠者 / 195
一只码表和一幅军用地图 / 196
一个城市的陷落 / 197
小外衣 / 199
服尔泰在斐尔奈 / 201
西面之歌(A Song for Simeon) / 203
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代表团 / 205
维斯坦·休·奥登诗四首 / 207
美术馆 / 207
悼念叶芝 / 208
流亡曲 / 212
我们的偏向 / 214
钢盔的新内容 / 217
西北小故事 / 220
一  小学的成立 / 220
二  军帽的来访 / 220
三  追火车 / 221
四  进城,出城 / 223
五  傻虫并没有空手回来 / 224
五个东北工人 / 227
石门阵(存目)
红裤子(存目)
游击队请客 / 230
渔  猎 / 232
一个敌军小队长 / 235
放哨三部曲 / 240
儿  戏 / 241
女人,女人 / 250
一、二、三(存目)
一元银币(存目)
年  画 / 259
转前去 / 262
中学作文稿(五篇) / 267
交通与文明 / 267
秋郊晩眺记 / 267
国庆纪念之感想 / 268
改革乡土陋俗之我见 / 268
北京民众请愿悲剧 / 269
卞之琳自誌 / 270
流  想 / 271
卞之琳启事 / 274
我的“印诗小记” / 275
纪念玮德 / 278
“当毕” / 280
“睡在鼓里” / 282
“日华亲善” / 284
××礼赞 / 288
意见,意见,还是意见 / 293
一  意见与事实 / 293
二  艺术与科学 / 295
伏枕草:洒脱杂论 / 297
一  责任以外 / 297
二  观赏与赞美 / 299
三  人与人情 / 301
四  洒脱在那里 / 302
夜起草:前进两说 / 304
一  “时间,前进呀!” / 304
二  “行行重行行” / 307
衣修乌德《柏林日记》抄 / 310
帝国主义的如意算盘 / 312
粉碎想钻我们空子的任何敌人 / 314
生平与工作 / 315
学习《文选》心得随记 / 321
何其芳与《汉园集》 / 326
卞之琳简历 / 330
学习新党章思想小结 / 333
卞之琳生平简况 / 336
整党中的主要收获及今后努力方向 / 340
饭店“引进”之后 / 344
应时答询
——我的写作生活近况 / 346
事实也许更有点意思 / 349
论白纸黑字 / 353
忆芦焚 / 354
《梵哑林小曲》译者附注 / 361
《夜正深》附记 / 362
译拉马丁诗《孤寂》附记 / 363
《白石上》后记 / 364
《玛拉美散文诗两篇》译者附记 / 365
《中暑》(伊凡·蒲宁著)译者按 / 366
《玛拉美诗两首》译者附记 / 367
《睡眠与记忆》译者前言 / 368
《我们的父亲》译者前记 / 369
《浪子归家》译者前记 / 370
《史密士小品》译者附记 / 372
《霜夜》译者前记 / 373
《鱼目集》题记 / 374
《道旁》附注 / 375
《失去的美酒》译者附注 / 376
《赝币制造者》第一部第二章
?译者附记 / 377
关于《鱼目集》:致刘西渭先生 / 378
《不如归去谈》附记 / 383
《长成》附记 / 384
关于“你” / 385
《爱尔·阿虔》译者附记 / 387
《恋爱试验》译者前记 / 388
朱滋萃著《文章写作论》序 / 390
《论周作人事件》编者后按 / 391
从我们在前方从事文艺工作的
?经验说起 / 392
读诗与写诗 / 400
《阿左林小集》卷头小识 / 406
芽的价值
——何其芳诗集《预言》后记 / 411
《云》 / 413
《音尘》《旧元夜遐思》《雨同我》
?英译附注 / 415
《音尘》 / 415
《旧元夜遐思》 / 416
《雨同我》 / 418
《战时在中国作》前记 / 420
《诗人的信件》于绍方译本序言补记 / 423
“舶来小书”简介 / 424
阿道尔夫 / 424
诗人的信件 / 424
女人变狐狸 / 425
新文学与西洋文学 / 426
《小说六种》小引 / 430
奥登《十四行》(“当所有用以报告消息的器具”)译后记 / 431
纪念“五四”
——在文艺方面 / 432
学习英文文学的问题 / 435
略谈翻译 / 441
关于《天安门四重奏》的检讨 / 443
附录 对卞之琳的诗《天安门四重奏》的商榷 / 446
一、不要把诗变成难懂的谜语 / 446
二、我们首先要求看得懂 / 450
下乡生活五个月
——致全国文协创作委员会 / 452
计划的制订与执行 / 454
生活态度 / 455
工作方式 / 456
与当地领导的关系 / 457
与群众的关系 / 458
对于人物的观察和体验 / 459
‘仙子们停止了跳舞了’(译诗随记) / 461
坚决向丁、陈反党集团斗争 / 466
斥萧乾“出版界今不如昔”的谰言 / 471
推荐苏联影片《奥赛罗》 / 473
评英国影片《王子复仇记》 / 478
评李广田新著《春城集》 / 483
分歧在哪里? / 487
附录  分歧在这里 / 490
关于诗歌的发展问题 / 493
附录一?新诗的道路问题 / 501
附录二?在新事物面前
——就新民歌和新诗问题和何其芳同志、卞之琳同志商榷 / 509
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 / 520
一、十年来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的发展 / 520
二、艺术性翻译问题和诗歌翻译问题 / 539
三、从几个文艺理论问题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 / 551
略论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创作中的思想表现 / 576
重刊《评英国影片〈王子复仇记〉》新引 / 608
《徐志摩诗六首》选注 / 610
《为要寻一颗明星》 / 610
《消息》 / 610
《残诗》 / 611
《太平景象》 / 611
《偶然》 / 612
《苏苏》 / 612
《英美名诗选译》译诗例言及附注 / 613
《想当年我们俩分手》附注 / 615
《仙子们停止了跳舞了》附注 / 615
《小说家》附注 / 616
《名人志》题解 / 617
中国“新诗”的发展与来自西方的影响 / 618
附录?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Poetry”and the Influence
  from the West / 626
《新译英国名诗三篇》译者前言 / 637
《托·斯·艾略特早期诗四首》译者按语 / 639
《沧桑集(杂类散文)1936—1946》
?题记 / 640
读胡乔木《诗六首》随想 / 642
附录?《随想》读后 / 653
《英国十七、八世纪讽刺诗三家四章》译者引言 / 655
《新译法国短诗两首》小引 / 656
徐志摩遗札三件随记 / 658
有来有往
——略评新编《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 / 662
《还是且讲一点他:追念沈从文》附记 / 665
《不变与变——过时的歧见》补笔 /666
普鲁斯特小说巨著的中译名还需斟酌 / 668
翻译对于中国现代诗的功过
——五四运动70年的一个侧面 / 675
文盲与色盲 / 677
今天说雪莱 / 681
雪莱:英国人民歌 / 683
第一本中国学者撰写的英国诗通史
——简介王佐良著《英国诗史》 / 685
“总有些诗篇,经得起翻译” / 688
读志志感
——汤家乡志(代序)\t690
卞之琳家信(五十一封) / 697
一、致父亲卞嘉佑(九封) / 697
二、致姐夫施志明 (三封) / 703
三、致二姐卞锦绣(九封) / 705
四、致外甥施祖辉、施祖尧及施祖辉之女施春柳(三十封) / 712
致巴金、萧珊(十三封) / 737
致陈丙莹(一封) / 747
致陈圣生(一封) / 748
致程步奎(一封) / 749
致《大公报》编辑(一封) / 750
致戴安康(一封) / 751
致范用(十封) / 752
致葛林(一封) / 762
致龚明德(一封) / 763
致古苍梧(一封) / 765
附录  诗人卞之琳谈诗与翻译 / 773
致郭龙(五封) / 786
致黄裳(两封) / 791
致姜德明(六封) / 793
致金发燊(四封) / 797
致金煦(一封) / 801
致黎焕颐(一封) / 803
致李辉(两封) / 805
致李毅(一封) / 807
附录  李毅、古苍梧来信 / 809
致刘芃如(一封) / 811
致鲁海(一封) / 815
致陆灏(安迪)(六封) / 816
致洛夫(一封) / 823
致吕进并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成立两周年(一封) / 825
致麦芒(一封) / 827
致潘耀明(彦火)(五封) / 828
致彭燕郊(十二封) / 835
致施蛰存(七封) / 850
致孙琴安(三封) / 857
致汤学智(一封) / 859
致陶嘉炜(两封) / 860
附录  收信人陶嘉炜附记 / 863
致万龙生(一封) / 865
附录  收信人万龙生附记 / 867
致王长简(师陀)(一封) / 869
致《英子书信集》编者王坦、王行
?(一封) / 870
致王玉树(一封) / 871
致闻黎明(一封) / 874
致巫宁坤(一封) / 875
致吴奔星(一封) / 876
致吴向阳(一封) / 877
致解志熙(三封) / 878
致心笛(浦丽琳)(两封) / 884
致熊耀冬(一封) / 886
致熊伟、吴家睿(一封) / 887
致许觉民(一封) / 888
致Y(一封) / 889
致杨匡汉(三封) / 890
致英子(六封) / 892
致张白山(一封) / 898
致张鸿雁(一封) / 899
致张君川(一封) / 901
致张曼仪(四封) / 903
致张香还(一封) / 905
致章洁思(一封) / 907
致赵毅衡(一封) / 908
致周良沛(便笺信函各一封) / 909
致周实(一封) / 912
致周湘蓉(一封) / 913
致周扬(一封) / 914
自峨眉山寄上海某先生(一封) / 915
自昆明寄上海某先生(一封) / 916
致××(一封) / 917
致《华夏诗报》主编(一封) / 918
致《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一封) / 920
致《文学创作》编者(一封) / 921
致香港某杂志社主编(一封) / 923
编后记 / 9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卞之琳集外诗文辑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越,解志熙 编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53622
开本 16开
页数 94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173000
出版时间 2024-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