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小洲故事:从岭南水乡到艺术村落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为研究对象, 主要内容是讲述明清至当代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历程。小洲村于宋末明初建村, 在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开发的社会背景之下, 小洲简氏宗族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 成为村内最重要的血缘组织, 控制着土地田产等经济资源。民国时期, 小洲乡团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小洲村民的生活受益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并通过龙舟仪式与其他村落发展出联盟关系。新中国成立后, 小洲村民的生产、分配、消费等日常生活都被纳入到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中。 目录 第一章 小洲概况/001 一 地理环境/002 二 行政建制/007 三 村落空间形态/009 四 宗族及居民状况/011 五 民间信仰/014 六 艺术村落/017第二章 清代小洲:简氏宗族的建立与兴盛/019 一 明清时期的珠江三角洲/019 二 小洲简氏宗族的创建/023 三 教化与盗乱/029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小洲村/036 一 清末民初“地方动乱”与小洲乡团的形成/037 二 李福林时期小洲乡团的发展/041 三 水运交通与商业发展/044 四 农业耕作和糖寮榨蔗/047 五 太公田和农民生活/052 六 新式教育与新式婚俗/056第四章 扒龙船与地域社会的构建/064 一 仪式与乡村经济/065 二 龙舟活动与地域社会/069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小洲的社会改革/076 一 行政区域的变更/077 二 土地改革/078 三 水果生产/079 四 日常生活/087 五 文化福利事业/092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后的小洲村/096 一 行政区域的变动/097 二 香港归侨与小洲村的建设/098 三 工业园的兴衰/103 四 万亩果园的保护和发展/106第七章 都市文化风景:艺术村、历史文化名村/113 一 艺术村的创办/113 二 作为历史文化名村的小洲/120结语/125附录一 小洲艺术区大事记及小洲游览路线/128附录二 档案资料/153附录三 族谱/169参考文献/180后记/18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小洲故事:从岭南水乡到艺术村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素娟, 麦思杰, 徐靖捷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41847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1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55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96.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