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药饮片辨识基本技能实训·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套丛书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院本规划教材,包括中医临床前所需掌握的主要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包括诊断和辨证分册、中药饮片辨识分册、伤寒分册、金匮分册、温病分册、养生康复分册6种。本套丛书特色:编写定位:中诊、中药、伤寒、金匮、温病等中医课程包括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大方面的内容,是中医学生走向临床的桥梁课,本套教材则与上述系列课程相配套,明确定位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教材”。编写特色:“基于课堂,提挈三基;结合临床,细化实训”。即教材的编写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归纳概括与提升,使学生在分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完善中医思维;二是结合临床实践,将实践技能的培训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细化,充分实现在桥梁课实训中的实用性。编写团队:课程由李峰教授负责,配合教材编写秘书统筹写作,各分册分别由各专业主任或骨干教师作为负责任人,组织本专业有学术地位、实践经验与出版经验的教师团队进行编写。编写基础:本套教材第一版已经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教材在各科临床实训中使用近八年,在此过程中既发现了教材的重要性,也积累了教材的不足之处,并论证了修改的方案,此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套教材第一版于2013-2014年出版,第一版教材作者方资助9万元。其中中药分册年用量近2000册,养康分册年用量近800册,伤寒、金匮年用量近500册,中诊、温病分册年用量近300册。本次为修订再版。 目录 \t总论 \t绪论 \t一、中药材及中药饮片 \t二、中药饮片辨识课程的主要内容 \t三、中药饮片辨识课程的意义 \t第一章 中药饮片的基础知识 \t第一节 中药的来源 \t一、中药饮片的基原 \t二、中药资源 \t三、植物的分类概况 \t第二节 中药的药用部位 \t一、植物类药 \t二、动物类药 \t三、矿物类药 \t第三节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及其对性状特征的影响 \t一、净制 \t二、切制 \t……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药饮片辨识基本技能实训·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建军, 钟赣生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8921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2 |
| 版次 | 2 |
| 装订 | |
| 字数 | 439 |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10-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283.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