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汉代玉器的艺术内涵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利用考古成果和历史文献资料,分析了汉代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玉文化的深刻影响,并进一步采用艺术考古及美术学研究方法,借鉴陶器、漆器、汉画像石等研究成果,从工艺美术的角度对汉代玉文化和艺术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汉承秦制、汉继楚风等原因使得玉器艺术文化在汉代的礼制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而汉代歌舞之风等思想的盛行等风俗推动了玉文化汉代生活习俗中的传播和风格的转变。在艺术风格上汉代玉器强调整体效果的把握,高度概括与细节修饰相结合,夸张与写实、动与静咸宜,同时也体现出天人合一、实用和艺术的统一以及象与意、抽象与具象融为一体的文化内涵。 目录 第一章 绪论/001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对象/004 第二节 研究现状/009 第三节 研究路径及方法/018 第二章 汉代玉器的发展状况/021 第一节 汉代及之前玉器发展概况/023 第二节 汉代用玉变化/035 第三章 汉代玉文化解析/105 第一节 汉代政治礼法的影响/107 第二节 汉继楚风的影响/113 第三节 独尊儒术的影响/117 第四节 道家升仙思想盛行的影响/124 第五节 歌舞之风盛行的影响/132 第四章 汉代玉器的材料与工艺/137 第一节 汉代的玉器材料/140 第二节 玉器的制造工具/155 第三节 汉代的雕刻技法/161 第五章 汉代玉器的艺术风格/181 第一节 玉器的造型演变/185 第二节 汉代玉器的纹饰/190 第四节 汉代玉器的艺术风格/206 第六章 汉代玉器的艺术内涵研究/237 第一节 深沉广博的宇宙观/240 第二节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46 第三节 艺术思想的渊源/249 第七章 结语/257 参考文献/26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汉代玉器的艺术内涵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晓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云南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95704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60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6.8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