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玉"见中国 玉器文化与中华文明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六十四精讲,辅以百余张珍贵文物实图,集考古、历史、艺术等于一身;精选各类器型、铺陈典型遗址、讲述传奇故事,依托于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讲述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各类玉器,绘制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作者以独到的视角,不仅展现了玉器作为艺术品的独特魅力,更深入挖掘了玉器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特性;精致的版式,四色全彩印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博物馆之中,近距离感受玉器的温润光泽与精湛工艺。 内容推荐 本书为讲述中国玉器文化的通俗历史读物。全书分为七章、六十四讲,依托于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介绍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各类玉器,讲述玉器在中华文明萌芽、发展、融合、壮大的历史过程中的价值与地位,探索玉器独特的文明基因,发掘玉器的文明特性。玉是中国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个符号,以玉器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书旨在通过探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史等,传承与弘扬玉文化的魅力。 目录 第一章多元发生中华大地上玉器的最初面貌 第一讲玉玦:远古中国人共同的审美见证 第二讲“中华第一玉龙”:玉器首现龙图腾 第三讲良渚玉踪王:佐证五千年文明 第四讲绿松石龙:龙图腾的延续 第二章一体聚合文明起源的礼玉因素 第五讲妇好玉凤:王后与将军的心爱收藏 第六讲传国玉玺:历史沉浮中的隐秘 第七讲皇后之玺:第一个太后临朝的见证 第八讲南越王墓角形玉杯:玉文化的南国星现 第九讲白玉龙纹鲜卑头:民族融合的见证 第十讲唐哀帝即位玉册:辉煌大唐的最后岁月 第十一讲渎山大玉海:忽必烈与乾隆的隔空接力 第十二讲“大禹治水图”玉山:绝世珍品盛世造 第三章玉联神州从北器南传到西材东输 第十三讲盘龙城大玉戈:商代南土的统治 第十四讲“婕仔妾娟”玉印:穿越两千年的传奇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玉"见中国 玉器文化与中华文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石洪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379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86000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33.2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