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维吉尔之死
内容
编辑推荐
1. 托马斯·曼、卡尔·荣格、斯蒂芬·茨威格、汉娜·阿伦特、米兰·昆德拉、乔治·斯坦纳、苏珊·桑塔格一致推崇2. 20世纪中欧文学巨擘赫尔曼·布洛赫至高代表作,媲美《尤利西斯》的现代经典3. 在二战硝烟弥漫、世界至暗的时代,布洛赫耗时八年,前后五易其稿,终成此书4. 历史与现实交错,书里与书外并行,人物和作者相融,对死亡命运与文学价值的反思从未如此触动心魂5. 中文读者翘首以盼数十载,终于迎来简体中文译本6. 译者为国内布洛赫研究权威,二十年磨一剑,文笔精湛,传神再现原作风貌7. 译者特别撰写两万字长篇后记,从作家到作品,深入解读“天书”
内容推荐
临终之际,诗人维吉尔随奥古斯都的舰队跨越亚得里亚海,返回意大利。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中,从黑夜到白昼,他在皇宫的病榻之上回顾了自己的人生,思考着生存世界的险恶与痛苦、艺术与文学之于苦难现实的价值、人面对命运和死亡的回归与救赎,决定毁掉自己辛苦写成的《埃涅阿斯纪》。但直接面对好友和皇帝时,在聆听与自我辩解之间,他又该如何选择?他的灵魂能否实现至高的飞升与重生?
目录
1 水——抵达2 火——下行3 土——期待4 以太——归乡译后记
书评(媒体评论)
布洛赫的两部主要作品,尤其是《维吉尔之死》,在文学目前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代表着文学史的发展,这一点毫无疑问。——托马斯·曼《维吉尔之死》是我们这个时代用德语以及所有其他语言写就的至关重要的作品之一。——斯蒂芬·茨威格我对布洛赫充满妒羡,因为我为避免死亡的痛苦而不得不严禁自己去做的事情,他成功做到了。——卡尔·荣格布洛赫的这部作品以其所探讨的主题以及完全、诗意盎然的语言风格,弥补了普鲁斯特和卡夫卡之间、无可挽回地失去的过去和尚未到来的未来之间缺失的一环。换言之,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座桥,维吉尔以之跨越已逝过去与未到未来之间的空寂深渊。——汉娜·阿伦特正是在这黑色的年代,他写了《维吉尔之死》,灵感来自维吉尔决心摧毁他的《埃涅阿斯纪》的传说——这是以小说形式书写,以小说艺术为对象的一场庄严的告别,同时,对他来说,这也是一次“私人的死亡准备动作”。——米兰·昆德拉布洛赫在耐心方面极富天赋,足以创作出伟大的、显示出耐心的长篇小说《维吉尔之死》和《梦游人》,并贯穿在一种巨大的思考力之中。——苏珊·桑塔格布洛赫是乔伊斯之后欧洲文学所诞生的至为伟大的小说家……《维吉尔之死》代表着自《尤利西斯》以来小说取得的仅有的真正技艺上的进步。——乔治·斯坦纳我永远不会忘记读到《维吉尔之死》开篇场景时席卷而来的一片狂喜之情。——杜尔斯·格林拜恩布洛赫创作出了20世纪极难企及的小说,或许仅次于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作为一部雄心勃勃的世俗《圣经》,《维吉尔之死》通过提供一种神话的认识论而非宗教信条来帮助人们面对死亡。——埃内斯汀·施兰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维吉尔之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赫尔曼·布洛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5302227
开本 32开
页数 54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21.4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