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来自青少年案例临床诊疗的性概念“压力型创伤综合征”
☆共情青少年与家长双方难言之痛,开解阻碍孩子疗愈的亲子心结
☆分享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等创伤问题的诊疗、康复的专业知识
☆提供心理赋能技能指导,助力失能青少年找回内在力量
☆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读懂
图书 | 我的孩子受伤了?——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科普书(除了抑郁、焦虑,孩子还可能是被压力伤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引入来自青少年案例临床诊疗的性概念“压力型创伤综合征” ☆共情青少年与家长双方难言之痛,开解阻碍孩子疗愈的亲子心结 ☆分享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等创伤问题的诊疗、康复的专业知识 ☆提供心理赋能技能指导,助力失能青少年找回内在力量 ☆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读懂 内容推荐 休学辍学、不想见人、无法外出、整天在家玩游戏等现象和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业、社会功能乃至他们的正常生活。家长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陪同孩子看精神科医生、咨询师,往往会得到抑郁症、焦虑症等诊断。孩子接受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却收效有限,仍然出不了门、上不了学。 孙欣羊医生基于多年来对这些青少年案例的观察、治疗和跟进,性地提出了“压力型创伤综合征”概念。这里的“创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因重大生活事件造成的创伤,而是指压力过大造成的创伤,可涉及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或其他事件压力等。在实际工作中从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角度理解这些孩子,使用创伤相关的治疗方法帮助他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目录 作者自序/1 前言/1 第一章 创伤的概念和特点/1 第二章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症状表现/29 第三章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63 第四章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鉴别诊断/69 第五章 创伤的相关治疗方法/109 第六章 创伤预处理: 赋能系列技能/125 第七章 创伤记忆重构法/169 第八章 创伤记忆重构法的优势和劣势/189 第九章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康复/201 结语/207 后记/209 鸣谢/2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的孩子受伤了?——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科普书(除了抑郁、焦虑,孩子还可能是被压力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欣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44584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4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