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预感(绘帝国)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介绍马达

1

马达一定是吃错药了。这么多年下来,我对他一直就有这种感觉。至于他是什么时候吃错药的,我一点也回想不起来。我相信,即使是马达的女朋友,也没办法说出马达是哪天吃错药的。因为马达的女朋友在成为马达的女朋友之前,马达就已经吃错药了。

我和马达的关系源远流长。我们小时候就住同一个宿舍,我住二楼,他住三楼。我记得,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马达就是班长,后来就是三好学生,这正好和我形成极为强烈的反差。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学习,也不爱劳动,至于迟到、打架、抄作业、考试舞弊等一系列恶习都在我身上得到了印证。为什么用“印证”?因为这是很多人的弱点。我诚恳地说出这些,相信也不至于就引起你对我多大的反感。

马达对我很好。这是真的,我刚刚提到的抄作业、考试舞弊等等劣迹,都是和马达共同完成的。他必须把做好的作业给我抄,也必须把考试卷上的正确答案提供给我。因为我刚才还提到了打架,我得说,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架是我为他出面打的。从进小学的校门那天开始,老实巴交的马达就成为一帮恶迹不断的学生的欺负对象。在这时候,我得挺身而出了。因为我们是一个宿舍的邻居,我不能让他被随便哪个人欺负;我还担心,如果那样的话,我的功课会没有哪门能够及格。

马达那时候就有个坏毛病,喜欢画画。其实画画是个好习惯,但我还是要说这是个坏毛病,因为它给我带来了麻烦。他的这一特长使他包揽了班上每周要出的黑板报。每次出黑板报,他就会要我也留下,因为他总担心会有哪个同学过来对他不客气;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他出完黑板报,天也就黑了。他不敢一个人回家,因为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巷子(那巷子有路灯的,但每安装一次,就被我用弹弓打掉了),这点让我觉得好笑,当然也觉得烦,但一想到考试,我还是留了下来。可能是这个原因,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太喜欢和画画的人走到一起。当然,我也没遇到过这样的机会。

后来马达和我分开了,原因我记不大清,可能是他搬家的缘故。他走的时候我们小学还没毕业,现在也不可能记住究竟是一个什么原因,它和这个故事没什么关系,也就没必要去想起来。

2

我没想到过了二十来年,我还会再次见到马达。那天我正在××储蓄所坐柜。这是一个特别令人郁闷的工作,但是没办法,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在储蓄所坐柜。至于储蓄所的业务操作过程,我就没必要告诉你了,它只会让我更烦,想必你听了也会感到乏味。特别是,像我这样快到三十岁的男人还在一个柜台后面数别人的钞票,无论如何是不会令人愉快的。不过我所在的这个储蓄所还比较清静,业务不多,但我还是希望不要过这样的日子。而什么日子会令人感到愉快呢?当然是有钱的日子会令人感到愉快。但我点的钱都是别人的,我什么时候会有我现在点的这么多钱呢?每次想到这点,我就会感到特别地郁闷。我觉得这世界就我他妈的一个人生活在郁闷的时代。

我多么希望我会像那些来存钱的人一样有钱!我曾不断地想入非非,要是我有五百万就好了!那我会过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但我又到哪里能找到他妈的五百万呢?我认识的人里面没一个是有五百万的,我也看不出有哪个能在某一天赚到五百万。这个数字有时候让我头脑发晕,但仅仅只是发晕,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那天我正在坐柜,一个客户走了进来。我没有抬头,在我心里,我是希望我坐柜的时候最好不要进来一个客户,那他妈太烦了。我的工作态度一直不好,不是我一定要这样,而是我实在没办法,我有点控制不了我的情绪。就为这点,不少客户都向我的上级部门进行了毫不夸张的严厉投诉,但有什么用呢?我还是这样。

“存钱还是取钱?”我头也没抬,就对着我的眼角余光所能瞟见的那个影子问。

“取钱。”我听见一个男人声音回答。

“把存折给我。”我又说一句,把手搭上柜台,眼睛却专心致志地看着摊在桌上的一本杂志。我不喜欢看杂志,但我得有东西来打发时间。

“咦?”我听见外面那个人很意外地发出了这个声音,然后就是“你是小军吧”这句话。

我有点诧异,抬头一望,我不认识他。这个客户看不出什么明显特征,但他的眼睛望着我有点发亮,倒是像认识我一样。当然,他叫得出我的名字,应该是认识我的。

“你是谁?”我还是没想起来。

P1-3

后记

生活和艺术的敌意(后记)

远人

我愿意说,对这部小说,我全力以赴了。

全力以赴是个什么概念呢?在我看来,一部长篇小说的全力以赴就是作者的注意力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书中的每一个细节。而这每一个细节都在推动着小说本身往前发展,它的每一个发展都毫不游离地指向它的主题。

这部小说的主题并不隐晦。我同样愿意说,它的主题和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谁也无法选择他想生存的某个年代。每个时代都不相同,但都有它的一致之处。这个一致之处是人的本性所决定。不管我塑造的马达是否生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相信,无论他在哪个时代,都会这样全力以赴地奔赴自己的梦想。就人本身来说,梦想是一个特别的根本,这个根本使我们每一个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或者就是寻找着自己。

我为什么写这样一部小说?或许是我对一个艺术家在今天商业时代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好奇。在写作过程中,我努力尝试进入他的内心。他的悲剧——如果称得上是悲剧的话——究竟是一次意外还是一种必然,我在写完之后,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我当然不愿意他会遭遇这样一种命运,但也许从一开始,这个命运就一直没有离开他。

一个艺术家在今天就会遭遇马达这样的命运吗?这个问题当然不能简单地以“是”或“否”来回答。但我总觉得在艺术的深层,也许就包含这样一种结局。在历史上被湮没或者被失败击中的艺术家究竟有多少呢?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进一步说,究竟什么是艺术也无法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尤其在被“话语权”掌控的时代,对艺术既可以指鹿为马,也可以以假乱真。但我们还是能够肯定一点,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什么时代,总有一些投身艺术的人,他们唯一服从的只是自己的内心,以及他们经过全身心关注后得到的某种确认。这样的人注定是少数。或许,从古至今,他们始终就是少数。如果横向来看艺术史,我们其实能够发现,正是那些少数人,才最终界定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范畴。他们的生活或许一败涂地,但他们一定有某种内在令人不能漠视。但事实又是,那些不应被漠视的入恰恰在生活中又被漠视笼罩。里尔克说过一句耐嚼之言,“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之所以如此,就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人强求另一个人投身艺术,但时代往往又会选择献身艺术之人。简言之,艺术不强求个人,但艺术会要求时代有这样的个人。说艺术不强求个人,是因为艺术知道,一旦有人想走近自己,就非得贡献自己的全部不可。这个全部会使他的生活离开大众的轨道,因而艺术史上的悲剧人物总是占据了绝大多数。而更不能否认的是,努力和成功之间,从来就没有一个必然的等号,尤其在商业社会,成功的定义往往已经取决于物质的多寡,但艺术本身从来不会以物质甚或金钱来衡量。因而所谓的“成功”,在商业和艺术之中,就有着云泥之别的内涵。马达是成功的吗?站在社会角度看,可以不犹豫地说他失败,但从他对艺术的追求和理解来看,又可以说他到达自己渴望的成功。或许,这就是马达的命运在深层涌动的悖论和必然性。

曾有朋友好意提醒,用血是否可做雕塑材料?我当然没有考证,也没必要考证。提醒我的朋友是希望小说能够完美,但其一,创作本身无法完美,其二,这部小说的核心本来就是一个象征。在很大程度上,象征会比现实更具力度。实际上,读完这部小说的,或许会将它看成一部象征主义小说,但我恰恰想强调,用象征做核心的,往往是因为现实太过巨大。

这部小说构思了差不多一年。初稿写得很快,不到两个月。我特别感谢小说家王平先生、谢宗玉兄、学群兄和郑小驴兄弟。他们对我的小说初稿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写作从不熬夜的谢宗玉兄和我谈到了凌晨三点,对这部小说提出了很多看法和意见;王平先生也特意抽出时间和我谈论这部小说的细节设置,并给予了不少被我后来修改时采纳的建议,学群兄和小驴兄弟也分别给出了他们中肯的意见。

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让我感到温暖,譬如友情、譬如爱恋、譬如写作本身……

目录

第一章 介绍马达

第二章 马达的爱情

第三章 马达的作品

第四章 没有怜悯的世界

生活和艺术的敌意(后记)

内容推荐

远人的《预感(绘帝国)》讲述的是:小城职员小军幻想拥有五百万,某天忽然在自己供职的储蓄所偶遇小学同学马达,他平静庸常的生活被渐渐打破。当年的马达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艺术家,而他此次回来是为了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一项伟大的艺术献身之中,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独异魅力就像一个旋涡,不断地把小军卷入其中,两人从嫌恶到反目,再到知心,穿插着情感纠葛、欺诈利诱和兄弟般的情谊,一道震慑心灵的艺术之光在一座平凡的小城闪逝,两个殊途的灵魂获得感召与慰藉,艺术品可以被摧毁,艺术却将永存。

编辑推荐

真艺术是一场伟大的献祭,艺术家是最虔诚的祭师,为了在大地上寻找缪斯,为了在远空中呼唤神明,有时候,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身体或生命作为祭品。

如果现实无法慰藉生命,只胡艺术可以拯救灵魂。

远人的长篇小说《预感》讲诉了一个人格孤僻的艺术家——马达,在追求自我艺术道路上的种种遭遇,描写一个艺术家在商业时代的坎坷命运,正如里尔克所说,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艺术使他的生活离开大众的轨道,在商业社会,成功的定义往往取决于物质的多寡,但艺术从来不会以物质甚或金钱来衡量。因而所谓的“成功”,在商业和艺术之中,就有着云泥之别的内涵。马达是成功的吗?站在社会角度看,可以不犹豫地说他失败,但从他对艺术的追求和理解来看,又可以说他到达自己渴望的成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预感(绘帝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远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18228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615293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6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