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种侧重主题,相对松散的编排方式,讨论了从公元5世纪左右到17世纪末,包括西班牙、摩洛哥、阿富汗在内的广阔地域的艺术品和艺术现象。作者试图把伊斯兰艺术放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来考察,力求探究一种艺术品或艺术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伊斯兰艺术做出总结和评价。
| 图书 | 伊斯兰世界的艺术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一种侧重主题,相对松散的编排方式,讨论了从公元5世纪左右到17世纪末,包括西班牙、摩洛哥、阿富汗在内的广阔地域的艺术品和艺术现象。作者试图把伊斯兰艺术放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来考察,力求探究一种艺术品或艺术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伊斯兰艺术做出总结和评价。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熔伊斯兰世界文化、艺术于一炉的艺术概观,作者采取了一种侧重主题,相对松散的编排方式,讨论了从公元5世纪左右到17世纪末,包括西班牙、摩洛哥、阿富汗在内的广阔地域的艺术品和艺术现象。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把伊斯兰艺术放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来考察,力求探究一种艺术品或艺术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伊斯兰艺术做出总结和评价。 作为一部艺术史著作,本书首先论述了伊斯兰世界艺术的起源及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伊斯兰国家的形态等,进而分章节详细探讨了一系列的复杂关系:清真寺、宫殿及宫殿内的生活还有它们各自的装饰和陈设与整个伊斯兰社会的关系;金属、陶瓷、纺织编织、玻璃、玉石等多种工艺门类的艺术家、行业协会和工艺技术三者之间互动互为的关系;文学与艺术的关系,尤其详尽地探讨了文学家对“美”的看法、书法艺术和书籍彩色插图;当时人们关于色彩、视角、形式等的理论以及天文学和占星术、科学和魔术的发展与艺术表现上的种种变化间的关系;伊斯兰世界艺术与中国和西方的交融互动的关系。 通读本书,读者会对伊斯兰世界的艺术有一个较为详尽地了解。 目录 导言 /9 第一章 历史背景 /13 一、拜占庭帝国 /13 二、萨珊王朝 /15 三、文化遗产 /16 伊斯兰艺术中的拜占庭遗产 /16 萨珊文化的影响 /17 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文化和传说 /21 四、穆斯林对过去的看法 /24 第二章 伊斯兰世界 /31 一、伊斯兰教的兴起 /31 伍麦叶王朝与阿拔斯王朝 /32 法蒂玛统治的埃及与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 /34 萨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塞尔柱王朝 /35 二、伊斯兰教的建立 /36 突厥人崛起之前和马木路克王朝 /36 穆斯林后期在西班牙的统治 /38 马木路克王朝晚期 /38 蒙古人和帖木儿王朝 /40 萨非王朝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41 苏菲派与德尔维希教团 /42 苏菲派教义与伊斯兰艺术 /44 第三章 宗教和世俗建筑 /49 一、清真寺的演变 /49 清真寺的功能 /50 清真寺的装饰 /51 清真寺中的照明和陈设 /53 二、清真寺后期的演变 /54 清真寺建筑群 /58 清真寺与马德拉沙 /58 马德拉沙和瓦格夫 /59 伊斯兰陵墓 /61 三、对建筑的赞助 /61 最初的建筑资助人 /61 萨迈拉:新城的建造 /63 塞尔柱王朝对建筑的资助 /64 建筑物的重建 /67 第四章 艺术品和艺术趣味 /69 一、艺术和权威 /69 对市场的控制 /73 二、最早的赞助人与他们对艺术的赞助 /76 纺织品和艺术资助 /77 女性对艺术的赞助 /78 三、蒙古人和帖木儿帝国对艺术的赞助 /79 四、萨非王朝及稍后对艺术的赞助 /80 五、穆罕默德二世 /84 六、庄严的苏莱曼 /85 第五章 宫殿里的生活 /89 一、伍麦叶王朝和沙漠宫殿 /89 二、阿拔斯王朝的宫殿:巴格达和萨迈拉 /91 萨迈拉和地方政权 /95 三、法蒂玛王朝统治时期的开罗及其宫殿 /95 马木路克人在开罗和大本营 /97 四、帐篷和宫殿 /99 五、西班牙的穆斯林宫殿 /101 艾勒哈卜拉宫 /102 六、蒙古人的宫殿 /104 帖木儿的艾格宫 /105 七、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珀宫 /106 八、伊斯法罕的萨非王朝宫殿 /108 第六章 艺术家,行业协会和工艺技术 /111 一、学徒制度和行业协会 /111 北非的行业协会 /113 伊朗人的行业协会 /116 二、国家和劳动力 /116 三、穆斯林建筑师 /117 伊斯兰建筑使用的材料 /119 味工手艺 /120 金属加工 /120 兵器制造者 /122 制陶术 /122 虹彩陶 /123 苏丹纳巴德和叙利亚的陶器 /124 伊兹尼克 /125 玻璃和玻璃制造 /127 水晶、玉石和象牙 /127 纺织品和编织物 /128 丝织品 /130 地毯和扭垫子 /131 第七章 文学艺术 /137 一、文学世界 /140 二、对美的看法 /144 书法 /146 书法的发展:10到13世纪 /148 三、插图手抄本书籍 /149 教育作品和手稿插图 /150 虚构作品的插图:《卡里来和迪木乃》、《玛卡梅》、《王书》 /151 第八章 神秘世界 /159 一、光学理论和视觉效果 /159 “社会”视角和“叙述”视角 /160 色彩理论和象征意义 /161 图案和几何学 /162 二、天文学和占星术 /164 三、科学和魔术 /167 护身符、妖怪、镜子 /167 第九章 跨越伊斯兰边界 /175 一、“契约民众” /175 东正教徒和科普特基督徒的艺术 /176 亚美尼亚人的基督教艺术和建筑 /178 犹太人社区和伊斯兰艺术 /179 西班牙 /181 西西里 /184 贸易:纺织品和金属制品 /185 贸易:装饰品和图案 /186 二、伊斯兰艺术和东方:印度 /188 三、伊斯兰艺术和东方:中国 /188 最早的接触 /189 蒙古人 /190 中国图形和马木路克艺术 /190 萨非王朝的伊朗人和中国青花瓷 /191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具有中国式装饰风格的物品 /191 中国制陶技术的影响 /193 中国绘画和装饰艺术 /194 四、回到西方的话题:18世纪和19世纪的伊斯兰艺术 /194 结语透过墨镜:西方人眼中的伊斯兰艺术 /197 一、内沙布尔的发现 /197 二、艺术品作为历史证据 /198 艺术家作为个人 /198 三、理解文献 /200 艺术能作为历史吗 /203 四、把历史与艺术品联系起来 /204 五、从疑问到魅力:两个例子 /205 圆顶清真寺 /205 “德默特”《王书》 /208 年表 /210 术语表 /214 参考文献 /217 试读章节 存到现在,是因为它们保存在基督教教堂里,用作幔帐和长袍等。在整个欧洲伊斯兰的纺织品都被当作是珍贵之物。15世纪即欧洲文艺复兴的初期,托斯卡纳画家安吉利柯(Fra Angelico)和法布莱诺(Crentile da Fabriano)要想暗示他们的身份和富有时,就在他们的绘画中再现伊斯兰织品。伊斯兰的金属制品,包括武器,在西欧也很受推崇。伊斯兰书法、图案、装饰品中的一些特定范例在欧洲艺术中都可以见到。 从文艺复兴开始,东方地毯成了欧洲画家宠爱的道具。这些华贵的物品似乎是从威尼斯进到欧洲的,15世纪和16世纪威尼斯画家绘画中的颜色的浓艳以及大量使用红色和金黄色,肯定是得益于土耳其地毯的出现,那些地毯挂在窗户上,盖在桌子上,或点缀在大理石地板上。关于艺术中的地毯有一个知名的例子,那就是汉斯·霍尔拜因创作的《两大使》(1533;见图176)。画中两位大使站在桌子前面,桌子上覆盖着一块引人注目的带有图形的地毯,这种设计被称作大霍尔拜因图案(1arge—pattern Holbein),就是因为它出现在霍尔拜因的作品中。还有一些中东的地毯图案也皂根据画它们的画家命名的,尽管这些名称开始变得有些过时。因此,“洛托”(Lotto)地毯正确的叫法应该是阿拉伯式的乌夏克(arabesqueLIshak);“伯利尼”(Bellini)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带有折叠内边的奥斯曼垫子。有时候画家可能拥有所画的地毯,因为地毯既可以用作道具,也可以当作一项投资。 根据绘画方面的证据,波斯的地毯大量进入欧洲似乎是在17世纪。波斯地毯进入欧洲可能是由于欧洲通过波斯湾跟伊朗的贸易联系正在加强,也可能是因为这些地毯上流动的线条——以植物装饰为主,而不是严格的几何图形——更符合当时的巴洛克艺术趣味。尽管这些地毯来自东方,人们并没有把它们当作特别具有异国情调的物品。 尽管肯定发生过把地毯铺在地板上这样的事,但是直到18世纪,在地板上铺地毯还是很罕见的。奥斯曼帝国的埃及人生产圆形和十字形的地毯,似乎是专门为西方人覆盖桌子而设计的。很可能所有的地毯,如阿拉伯式的乌夏克都主要是为出口到欧洲生产的。有些地毯是因为要被当作礼物送给大使才生产出来,如17世纪在伊朗生产的波洛奈兹地毯(the Polonaise)。因为进口的地毯很昂贵,在英格兰和其他地方地毯的图案常常被复制,16世纪晚期模仿小霍尔拜因(small-pattern Holbin)图案的地毯在英国面世。 马木路克王朝生产的许多精美金属制品很可能都是出口到欧洲的。跟地毯的情形一样,威尼斯是一个通道。来自欧洲市场的压力使中东的艺人不断推出新式的产品。15世纪在伊朗西部马哈茂德·库尔迪(Mahmud al—Kurdi)和其他艺人制造出许多金属制品,上面装饰着繁杂的涡卷形装饰和阿拉伯蔓藤,这些产品就出口到欧洲。伊朗产品的这种装饰风格被意大利北部的手工艺人抄袭,并加以修改用于西方的容器设计。跟地毯的情况类似,欧洲的手工艺人试图模仿东方金属制品的形状和图案,威尼斯在制造伊斯兰风格的金属制品方面处于前列,并从13世纪开始生产釉瓷玻璃,同埃及、叙利亚展开竞争。 P18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伊斯兰世界的艺术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罗伯特·欧文 | 
| 译者 | 刘运同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5172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43 |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137.0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252 | 
| 宽 | 207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20-2003-039号 | 
| 版权提供者 |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 | 
| 定价 | |
| 印数 | 4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