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人生纪实》以时间为顺序从历程、交往、珍闻等三个方面记述了周恩来总理成长、革命、战斗的一生。本书在体例上与前几部保持一致,大体以时间顺序编排,共分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历程、交往和珍闻三个方面。三方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力求全面立体地反映周恩来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图书 | 周恩来人生纪实(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恩来人生纪实》以时间为顺序从历程、交往、珍闻等三个方面记述了周恩来总理成长、革命、战斗的一生。本书在体例上与前几部保持一致,大体以时间顺序编排,共分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历程、交往和珍闻三个方面。三方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力求全面立体地反映周恩来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内容推荐 《周恩来人生纪实》以时间为顺序从历程、交往、珍闻等三个方面记述了周恩来总理成长、革命、战斗的一生。 历程包括周恩来在各个重要历史时刻的历程,交往则主要收录的是周恩来同志的秘书、战友、同事及亲属的回忆文章及专著,还有一些是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珍闻是一些故事性极强的真实事件和经历。 目录 第一编 中华骄子(1898-1924) 悲欢童年3 东北三年13 “南开最好的学生”23 留学日本34 五四狂飙40 留法岁月52 交往 “有什么事需要我来帮忙吗”——与朱德63 入党介绍人——与张申府66 “以同学为兄弟”——与张鸿诰74 珍闻 惊人的记忆78 魏家楼之行80 表演话剧84 注重体育89 《新青年》的巨大影响92 反对列强共管中国铁路94 第二编 砥柱中流(1924-1927) 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01 两次东征107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总指挥114 南昌起义的前委书记125 交往 患难与共的朋友——与宋庆龄141 赠皮袍——与瞿秋白155 战友加兄弟——与胡志明161 珍闻 出生入死第一回166 革命伴侣169 “宵禁”遭枪击173 贺龙的引路人177 第三编 勇挑重担(1927-1937) 出席中共六大183 顺直之行187 面对共产国际的压力193 特殊的战斗205 半个总管家213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221 在遵义会议前后232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240 交往 生死的情谊——与王稼祥264 担架队长——与陈赓269 危险关头舍身相救——与萧华271 爱国情缘——与张学良275 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与斯诺284 珍闻 神秘的古玩商295 “伍豪启事”305 指挥红三团的战斗310 一次医疗奇迹317 在党小组里321 指挥脱险324 劳山遇匪330 第四编 结御侮(1937-1945) 五次谈判337 在山西前线350 在武汉的日子里361 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372 处理张国焘叛逃事件381 云岭之行390 在皖南事变前后405 雾重庆的一盏明灯418 为建立联合政府而努力431 交往 相知甚深——与冯玉祥442 在正义的斗争中结为知己——与陈嘉庚447 相遇贵相知——与马寅初459 师生友情——与张伯苓470 为了和平与民主——与吴耀宗476 珍闻 武汉空袭与长沙大火482 故乡绍兴感知音487 看望西路军495 坠马事件499 超越血缘之爱504 双乐天图513 “悲痛之极,抱恨终天”520 重庆抗战文化军527 要像八月风荷,出污泥而不染533 第五编 谈判高手(1945-1949) 重庆谈判541 与马歇尔在1946年553 在上海“周公馆”565 转战陕北582 协助指挥三大战役587 肝胆相照的光辉篇章597 北平和谈618 首届人民政协636 筹建新中国652 交往 “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与沈钧儒662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与于右任668 “去时腹虚空,回来力无穷”——与陶行知676 三次会晤——与朱学范683 “把猪鬃公司交给你全权负责”——与古耕虞692珍闻 枪击事件702 震动山城的演奏会707 “复堤尤重于堵口”710 视察宣化店715 “你们的血是不会白流的”721 营救新四军死囚出狱727 一本《政协文献》730 雨中救人734 宴请柳亚子740 “要保留中南海的固有特色”744 第六编 开国总理(1949-1956) 组建新中国首届“内阁”753 协助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761 抗美援朝781 领导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793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799 为引进新技术倾注心血813 出席日内瓦会议824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848 魅力挥洒万隆865 对台湾进行争取工作886 提出四个现代化906交往 “随便、自由、不客气”的朋友——与十世班禅916 用美国战俘交换——与钱学森934 一清如水,难能可贵——与赵朴初938 忘年交——与齐白石944 知音——与李四光955 怀仁堂里认同乡——与筱文艳968 珍闻 首次外交部之行977 与中国铁路的不解之缘986 治理淮河991 居住26年的西花厅995 三峡梦1000 与卓别林的交往1006 领导原子核科学技术事业1010 和各族学员欢度五一节1023 与泰国“儿童人质”1028 第七编 励精图治(1956-1966) 知识分子的春天1035 在“反‘反冒进’”困境中1053 民以食为天1074 解决中缅边界问题1093 为开展卫生工作而操心1110 中央专门委员会主任1126 中法建交1148 出访亚非欧14国1157 在四年调整时期1167 最后一次访问苏联1188 率中国民航飞出国门1201 交往 琴瑟和音,相得益彰——与毛泽东1221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与李宗仁1231 “我一定帮你办到”——与朱启钤1243 “我愿意做你的介绍人”——与程砚秋1249 珍闻 一位普通的观众1258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261 生育要有计划1267 电影工作要两条腿走路1274 会见“特殊”客人1284 西双版纳之行1294 视察舰艇部队1301 导演东方绝唱——《东方红》1307 亲临天山脚下1316 在邢台震区1322 三到大庆1336 第八编 鞠躬尽瘁(1966-1976) 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1345 保护知识分子1366 “生产绝不能停”1375 领导草拟“四五”计划纲要1383 在“林彪事件”前后1386 叩开中美关系的大门1403 揭开中日关系新篇章1414 对统战工作呕心沥血1425 “全面整顿”的后盾1442 交往 舍身“陪斗”——与陈毅1461 “你不要去,我顶着”——与贺龙1474 人类最高尚的灵魂——与谢觉哉1481 安排五次转移住地——与廖承志1488 大树荫深荫弱苗——与张治中1501 临终召见——与罗青长1504 珍闻 “自己当起了铁道部长”1508 平息武汉“七二○事件”1516 领导中苏边界谈判1526 “送阜外医院”1538 谈外语教学改革1546 智捉“四大金刚”1556 两个女民兵舞蹈的诞生1567 175名将军的解放1572 回延安1588 参观云冈石窟1591 “5·19”批示1598 在最后的日子里1603 魂归江河大地1611 编后记1616 试读章节 1910年春天,周恩来告别两个弟弟和其他亲友,随堂伯父周贻谦出发北上。这时他正好十二岁。他们取道山东、天津,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奉天省。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这个淮安少年面前。 当时的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腐败的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卖国求荣,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帝国主义列强恣意蹂躏中国的土地,瓜分中国的版图。东北是当时帝国主义在华争夺的重点,是民族危机格外深重的地方。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在华势力范围,在东北进行了一年半之久的日俄战争,使数十万无辜的中国人惨遭战争劫难。1910年,也就是周恩来来到东北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吞并了与东北仅一水之隔的朝鲜。朝鲜人民遭受的惨祸,更使东北人民感到惊心动魄,寝食难安。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正在为拯救中国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周恩来开始了他在辽东的求学生涯。 从江淮平原的故乡,来到白山黑水的东北,这是周恩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如他后来说过的:“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周恩来随三堂伯周贻谦初到东北时,奉天府(今辽宁沈阳)一时还没有合适的学校可读,所以又随三堂伯转赴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进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 伯父周贻赓为了让周恩来接受更好的教育,学得“新知识”,1910年秋天,将周恩来接到奉天府自己家里,并把他送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这所学校位于奉天古城大东门外,它是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刚刚开办的比较新式的学校,既教中国的经书,也介绍一些西方的新学,开设了修身、图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十门课程。 入学后,周恩来立刻感到这里的教学与老家的私塾完全不同。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周恩来那颗充满激情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他自己订了当时出版的《盛京时报》,“关于人生生活、时事政务要项,必标点特记,持久不懈。”有一天,在报上看到殖民主义者贩卖黑奴的消息,他义愤填膺地说:“黑奴总有一天要解放!” P13-14 序言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为了缅怀周恩来为党、人民、国家和人民军队建立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编辑推出这部《周恩来人生纪实》。 从2003年起,我们相继编辑出版了《毛泽东人生纪实》、《邓小平人生纪实》、《陈云人生纪实》、《刘少奇人生纪实》、《朱德人生纪实》。现在,反映老一辈革命家生平业绩和品格风范的这套人生纪实系列基本完成。作为长期从事领袖图书资料收集整理的工作者,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本书在体例上与前几部保持一致,大体以时间顺序编排,共分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历程、交往和珍闻三个方面。三方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力求全面立体地反映周恩来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本书在资料选取上力求以第一手材料为主,因此书中收选了大量的当事人的回忆。同时,还补充了不少长期从事周恩来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的著述。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编辑体例和篇幅等因素,本书对收选的个别文章及著述进行了一些编辑处理。如重新拟定了标题,进行了删节,有的还取消了注释等,敬请谅解。 因水平及学识的局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0年8月18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周恩来人生纪实(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6055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2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14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0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7 |
丛书名 | |
印张 | 5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8 |
宽 | 150 |
高 | 8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