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技术进步与双重价值链嵌入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中国凭借劳动力优势承接了来自 发达国家的部分产业转移。同时,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得中国面临着庞 大的国外市场需求,在供需契合的国际循环之下,中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实现了飞速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虽然 现有研究表明,跨国生产并不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但部分国家对中国融入全球分工的担忧和恐慌, 逐渐演变为“逆全球化”思潮,使得中国的进出口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经贸摩擦逐渐加剧。在后危机时代,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使得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外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现实背景下,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供需不匹配、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渐突出。面对内忧外患的发展困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内容推荐 本书以全球价值链重塑、中国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背景,以国内价值链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作为促进“大循环、双循环”的切入点,通过编制考虑区域异质性的区域嵌入国际的投入产出表,构建双重价值链视角下的区域贸易增加值和生产分工位置核算框架,测算了中国及各区域的双重价值链嵌入度,从全国、地区、部门、地区部门角度分析了双重价值链的嵌入特征。本书从技术进步的视角,系统考察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对中国各区域双重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及其在地区、部门、时间等层面的异质性。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9 1.2.1理论意义/9 1.2.2现实意义/11 1.3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11 1.3.1研究内容/11 1.3.2研究方法/13 1.3.3研究框架/15 1.4本书的创新点/18 2文献综述/21 2.1价值链分工相关研究/21 2.1.1相关概念/21 2.1.2价值链分工测算研究/24 2.1.3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因素研究/26 2.1.4价值链嵌入路径研究/27 2.2技术进步相关研究/28 2.2.1技术进步相关理论研究/28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技术进步与双重价值链嵌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雅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4587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72000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24.3,F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