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语文课程之学理(大教育书系)/王荣生著 |
| 内容 | 编辑推荐 1、王荣生是当代著名教育家,在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是我国制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对“语文新课标”中关键词的解析,对广大教师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2、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作者在本书重点阐述了阅读的策略、阅读分类和实用性阅读的通用技巧等内容,呼应了当下的教学热点和难点,对广大语文教师教授相关知识,提供了重要课程指导。3、作为学养深厚的著名学者,作者在撰写过程中,体现出精细的素材分析能力和缜密的论证逻辑,展现出严谨扎实的学术风格。同时,作者针对课程标准、课程知识、阅读理解等方面,都提出诸多新颖见解,使得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评 在我看来,所谓语文教育研究或语文课程研究,就是去发现语文教育或语文课程之学理并加以清楚明白地阐述。 我们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在做的所谓阅读,是一种近乎盲目的 “朝拜取向”的阅读: 一篇文章还没有读, 甚至不用读,就知道它对, 就知道它好。 这是很怪异的。 内容推荐 本书是教育家王荣生近年创作的一部探索语文课程教学学理的著作。针对当下新语文课程改革中有关“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课程学习主题”“文类视角”“阅读理解”等热点问题,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严谨的论证展开学理性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全书分三辑:第一辑解读近年被广泛讨论的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关键词;第二辑阐述教学实践中被高度关注的阅读理解、写作等语文课程知识;第三辑专门论述实用性阅读的类型及技巧,为“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提供必要的课程指导。全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结构上自成体系,对当前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目录 辑一 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关键词 / 001“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含义 / 003“语文学习任务”的含义 / 025语文课程“学习主题”辨析 / 052语文课程的核心词“阅读理解” / 082辑二 语文课程知识 / 103“文类视角”的当下意义 / 105写作知识与学习写作 / 136“真实语境的写作”再出发 / 146阅读理解与阅读策略 / 161辑三 实用性阅读的阅读类型举隅 / 183阅读取向、阅读方式与阅读类型 / 185以获取资讯为目的的阅读 / 200程序性文本的操作性阅读 / 218自我导向的致用性阅读 / 23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语文课程之学理(大教育书系)/王荣生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荣生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236589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2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03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633.30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