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曾国藩家书(2024) |
| 内容 | 编辑推荐 1.曾国藩天资驽钝,却能从少年时代一路发愤图强,成就一番事业。清政府称他“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盛赞他为“中兴D一名臣”。2.精选曾国藩154篇富含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书信,完整展现三十年经验沉淀下的曾国藩思想智慧体系,揭秘曾氏家族为何能够人才辈出、长盛不衰。有史以来,大多数富贵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后代不少青史留名,囊括朝堂名官、文墨大家、科技英才、民族栋梁。其中,《曾国藩家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方式的影响自然是不容忽视的。3.《曾国藩家书》内涵丰富而深刻,能为不同需求的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借鉴。这是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手册,任正非的经商战略指导,赢得南怀瑾、钱穆、唐浩明、马云等人的盛赞。修身养性、求学育才、经商从政、齐家治国,这本传世名作承载着无数的可能性。4.全文以传忠书局版经典刻本版本为底精心核校,全注全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更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曾国藩家书信件,与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同步,将家书代入历史背景之下。带领读者无障碍领悟曾国藩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的秘诀,更全面、深刻地体会家书中的为人之道、求学之法、治世之略和教子之方。 内容推荐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去世后,其家人、弟子、亲友等搜集编纂的一部书信体家书家训集,蕴含丰富深刻的人生处世、官场应变、家族事业、子孙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在曾国藩去世不久便已流行大江南北,从晚清到民国刻印上百万册,成为当时的“人生事业指南”。曾国藩家族后人绵延至今已有八代,据相关统计,其中在各行各业有突出成就者达二百四十余人,且无一后人败家辱行,其延续家族事业长青的智慧奥秘可从“家书”与“家训”的字里行间探寻。 目录 一、祖父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 /001 二、常冥心於无用,优游涵养 /003 三、孙等在京,别无生计 /006 四、当京官者,大半皆东扯西支 /008 五、借钱之难,京城与家乡相仿 /011 六、借银四十千,付至家用 /016 七、先责男教书不尽职、待弟不友爱之罪 /019 八、兄弟匪他人,患难亦相赖 /021 九、今年新正,景象阳和 /025 十、英夷滋扰以来,皆汉奸助之为虐 /027 十一、每日只令写字养神 /029 十二、家中老幼平安,不胜欣幸 /031 十三、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业之不精耳 /034 十四、四弟、六弟考试又不得志,颇难为怀 /037 十五、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040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曾国藩家书(2024)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清)曾国藩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3282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7=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