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春言情作家桐华,曾引领穿越言情小说潮流,《步步惊心》和《大漠遥》都创造了一个类型小说的销售高潮,也形成了一个固定而忠实的粉丝群。《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部分章节在作者blog上放出后,引发了一次催稿高潮,读者纷纷要求看全稿,她们为文中人物悲喜感叹,她们写书评,给作者留言,只希望作者能尽快写完,给大家一个期盼已久的结局。
| 图书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著名青春言情作家桐华,曾引领穿越言情小说潮流,《步步惊心》和《大漠遥》都创造了一个类型小说的销售高潮,也形成了一个固定而忠实的粉丝群。《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部分章节在作者blog上放出后,引发了一次催稿高潮,读者纷纷要求看全稿,她们为文中人物悲喜感叹,她们写书评,给作者留言,只希望作者能尽快写完,给大家一个期盼已久的结局。 内容推荐 最值得珍藏的怀旧读物,写给年少自己的书,纪念我们共同的青春和成长 你还记得上世纪最后十年的青春是怎样吗?那可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成长!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以真挚的感情,真实的细节,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那个年代精彩扣人的青春和爱——少女罗琦琦天性桀骜,从不妥协。青春期的她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作业、考试、小团体的校园;游戏机房、歌舞厅、小混混斗殴泡妞的社会。她看着中国第一代歌舞厅开起来,第一批港台娱乐来到身边……每个人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着剧变。她和伙伴们分享着甜蜜、忧伤、彷徨、迷惑……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所有你曾热爱却正在遗忘的人和事,更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成长。 随书附赠精美照片,将5岁、15岁、25岁时光汇聚一刻,带给你温情肆意的感动。 目录 第一章:最初那些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有黑白灰 第二章:懵懂的感情:失去最初的温暖,获得另外的爱 第三章:平淡不平淡:在跌宕起伏中,遇到人生的拐角 第四章:似曾风雨路:无法看清的迷蒙时光,兀自快活 第五章:时光如刀剑:从歌舞厅和学校,各自奔赴遥遥前程 第六章:与文艺有关:最华丽的第一支舞,最生动的一场戏 第七章:青春的代价:枪、死亡、与背叛,我们付出和接受的代价 第八章:又到离别时:散场时光,我们继续牵手前行 试读章节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那一日,身在旧金山的罗琦琦如往常一般开车去上班,提前三十分钟到办公室,边喝牛奶,边上网收发邮件,突然,她看到了汶川地震的消息,震惊地点击进去,确定了这条消息的真实性。 大脑麻木了几分钟后,她突然意识到四川与陕西接壤,四川发生这么大的地震,陕西肯定也会被波及。顾不上此时是中国时间的凌晨,她给家里打电话,电话没有人接;换爸爸的手机,没有人接;换妈妈的手机,没有人接;换妹妹的手机,依然没有人接。 琦琦一遍遍拨打着父母的电话,在无人接听的电话声中,她的手开始发颤。 华人同事小玲的父母在成都,当电话连续打不通时,她趴在办公桌上失声痛哭。 整个早上,罗琦琦什么都没做,只是一遍遍拨打着电话,一遍遍刷新着网页,可地震刚发生,连震级都没有真正确定,网上的报道少得可怜。她为了了解陕西省受到的冲击,搜出了中国地图,用尺子测量西安和汶川的距离,按照比例尺计算实际的空间距离,又打电话给麻省理工研究地壳运动的大学校友,询问他地震传播的次级递减规律。等到下班的时候,她已经成了半个地震专家。 晚上,电话终于打通。爸爸说:“人都没有事,房子也没事,就天花板掉了几块,电视机被砸得有点变形,你不用担心,瑗瑗一直陪着我们。” 琦琦挨个询问了一遍家里的亲戚,确认了每个人的安全,又对妹妹千叮咛万嘱咐。 正要挂电话,妹妹说:“你过十分钟后给我盼手机上打个电话,我有话和你说。” 十分钟后,罗琦琦打到妹妹的手机上:“什么事情?” “姐,你有算过多少年没回过国了吗?你去的是美国,不是月球!昨天下午地震后,我们没敢在屋子里睡,在街头露宿了一晚,爸妈一直在念叨你。就是美国总统也要回家看望一下父母吧?你就日理万机到连回家一趟的时间都没有?我知道你给了家里不少钱,爸妈住的房子、我开的车子都是你的钱,如果没有你,爸妈和我说不定还在挤七十年代的筒子楼,可你知道爸爸有肝硬化吗?你陪妈妈去过医院吗?我们若在震中,你想没想过你就见不到我们了……”罗瑗瑗哭了出来,五分是对生死无常的后怕,五分是对地震惨状的感同身受。 罗琦琦不吭声,良久后,她说:“我会尽快安排假期,回国一趟。” 罗瑗瑗一边哭,一边笑:“这还差不多,爸妈肯定会很高兴。” 虽然决定了要休假,可工作上的事情,不是说走就能走的,等罗琦琦一切安排妥当。已经是九月份。 周围归国的华人都拎着大包小包,就她只带了一个中等大小的行李箱。从旧金山起飞,十多个小时就到了北京。 罗琦琦恍惚地想,十多个小时,才是当年坐火车到北京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原来太平洋的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 在西安机场,取了行李,朝外走,听到有人高声叫:“姐,姐。” 一个打扮靓丽的女子不停地朝她挥手。 四年没见,有些许陌生,可当妹妹一把抱住她时,源自血缘的熟悉刹那就回来了。 瑗瑗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说话。她一边开车,一边说个不停,询问着美国的事情,絮叨着国内的生活,又兴高采烈地说:“哦,对了,那天我和同事去税务局办事,那帮公务员没有艳若桃李,却绝对冷若冰霜,后来突然出来一个人,我不认识他,他却认识我,说‘你姐是不是罗琦琦’,我说‘是啊’,他就让同事帮我们把事给顺利办了,我们要谢他,人家推辞说‘一点小事举手之劳,我和你姐是老同学’,我以前和同事说你从小就是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我同事还不信,总说我吹牛,那次才算信了。” 罗琦琦装作累了,闭上了眼睛。她从小就是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究竟是她的记忆太好,还是别人太健忘? 车子停在楼下,琦琦没有回家的熟悉感觉,甚至压根不知道房子在几楼,像个客人,任由瑗瑗带领。 妈妈准备的饭菜惊人的丰盛,似乎要把罗琦琦四年来未吃的都补回来。 罗琦琦只负责吃,不负责说,可有罗瑗瑗的饭桌,永远不会冷清,她连说带笑,连比带画,一会讲领导的洋相,一会说同事的八卦,逗得全家人笑了又笑。P1-3 书评(媒体评论) 青春代表了一种亘古流传的情怀,在不同的时期,燃烧出不同的火焰。这本小说里描写的青春,带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气息,因此格外特别。 ——王蒙 桐华细腻、敏感,这使得她将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变迁和少年成长写得生动且深刻,难能可贵。 ——苏童 这部作品真挚、真实,用一种返璞归真的方法达到了击中人心的效果,整个故事有种低调的光华。 —— 毕飞宇 起伏跌宕的青春期故事,宛如女生版《阳光灿烂的日子》! ——王小帅 桐华用文字唤回了我们记忆深处已经遥远模糊 青春,让今天 心跳重新抚摩当年那些青涩 爱与痛。在时光和回忆 错身之间,一切都改变了,一切又似乎并没有改变。 ——《时尚?COSMO》 芮苑苑 什么我们总是要怀念青春?因为那是我们最纯粹的年纪。这个小说重现了这种纯粹,让我读完后心存感激。 ——《北青周刊》 解宏乾 没想到桐华现代题材作品也这么令人沉醉。写言情易流于境界小而情怀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免于此弊,值得看好。 ——《南方都市报》 雷剑峤 当我与这本书相遇,往昔的岁月汹涌而至,回忆如同潮水一样瞬间将我淹没。它们成就了今日的我们,而我们在余下生命中不断地缅怀这一段逝去的时光,并感激它的赠予。 ——《新民晚报》 乐梦融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带我们拨动记忆的碟片,回望90年代的年少时光。 ——《辽沈晚报》 王坤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和爱情的故事,它的背后有着一个时代作为支撑,因此,它具有了时间的重量。压在我们心里,让我们领略回忆的分量。 ——《华西都市报》 胡晓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桐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93149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0 |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37 |
| 宽 | 175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