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立场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尝试突破二元分立的认识模式探讨马克思价值立场与资本主义异化现实、马克思价值立场与资本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立场。具体从其现实背景、理论前提、呈现方式、理论意义等方面做了探讨。 内容推荐 本书提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立场概念、价值立场出场方式概念,辨析了马克思价值立场与西方批判理论家价值立场的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价值立场的理论意义。就方法的创新程度而言,主要体现在尝试突破二元分立的认识模式探讨马克思价值立场与资本主义异化现实、马克思价值立场与资本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立场。具体从其现实背景、理论前提、呈现方式、理论意义等方面做了探讨。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立场界定1 第二节马克思价值立场的出场方式8 第三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凸显的价值立场16 一、“消灭剥削、共同富裕”:分配正义的新诉求16 二、“自由自觉”:人类实践特征的新认识19 三、“全面发展”:人类完善自身的新设计23 四、“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的新设想29 第二章马克思价值立场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辨析38 第一节马克思价值立场的社会现实背景38 一、马克思家庭及经历背景:无产阶级立场逐步凸显38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问题:雇佣劳动制度矛盾深化41 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矛盾:社会劳动异化44 四、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社会财富两极分化47 第二节马克思价值立场的理论剖析48 一、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48 二、价值目标应超越于社会现实55 三、价值立场必以价值观念前见为基点61 第三章马克思价值立场的历史追溯69 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价值追问69 一、正义的生活:苏格拉底基于辩证法对美德的审视69 二、作为和谐的正义:柏拉图基于相论对善的考察71 三、作为优选原则的公正:亚里士多德基于理念论对善 的研究73 四、内心的宁静:伊壁鸠鲁自然约定论对快乐的探讨75 0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立场研究目录00第二节西方近代的价值反思77 一、和平与正义:霍布斯社会契约论的价值诉求78 二、自由与平等:洛克社会契约论中的价值反思82 三、人民主权: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价值追求87 四、人充分且合目的发展:康德政治哲学的价值批判91 五、自由是精神之本质:黑格尔现象学的价值追问94 第三节马克思对以往价值理念的传承和发展97 一、马克思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价值准则的继承97 二、马克思对西方近代价值预设的承接100 三、马克思对以往价值理念的超越105 第四章马克思价值立场在异化劳动批判中的显露109 第一节被迫的“强制劳动”:价值立场在异化劳动中显露109 第二节被对象“奴役”:价值立场在劳动结果异化中显露113 第三节自主劳动“贬低为手段”:价值立场在类本质被抛 中显露116 第四节人与人“相对立”:价值立场在生产关系异化中 显露119 第五节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价值立场在异化劳动形成 中显露122 第五章马克思价值立场在拜物教批判中的表现128 第一节马克思价值立场在商品拜物教批判中的表现128 第二节马克思价值立场在货币拜物教批判中的表现132 第三节马克思价值立场在资本拜物教批判中的表现137 第六章马克思价值立场在古典经济学批判中的呈现141 第一节从虚构到事实:价值立场在理论前提反思中呈现142 第二节从形而上学到辩证:价值立场在研究方式扬弃中 呈现146 第三节从否定人到肯定人:价值立场在理论目的匡正中 呈现162 第七章马克思价值立场在生产关系批判中的体现166 第一节“资本”与“劳动”:价值立场在支配与被支配 对立中体现167 第二节“利润”与“工资”:价值立场在经济利益对立 中体现176 第三节“劳动力价值”与“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价值 立场在不平等市场交换中体现180 第四节“有产”与“无产”:价值立场在不公正分配中 体现185 第八章马克思价值立场对西方批判理论的影响193 第一节社会批判理论:霍克海默对马克思价值立场的继承193 一、对传统理论的批判194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198 三、负载价值取向的批判202 四、作为社会实践的批判206 第二节认知理论: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价值立场的传承209 一、认识旨趣的提出210 二、基于不同旨趣的三种认知218 三、批判是认知与旨趣的统一220 第三节承认理论:霍耐特对马克思价值立场的承接224 一、伦理共同体预设225 二、个人完整性主体间条件预设230 三、社会斗争的两种诠释模式235 第四节马克思价值立场与西方批判理论家价值立场的关系241 一、马克思价值立场与西方批判理论家价值立场的内在 关联241 二、马克思价值立场与西方批判理论家价值立场的区别251第九章马克思价值立场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意义255 第一节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批判性255 第二节赋予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目标与社会规律的统一269 第三节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革命斗争的统一280 第四节实现思想目前的伟大变革289 第十章马克思价值立场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启示306 第一节价值立场与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306 第二节正视现实与理论抽象的辩证统一315 第三节批判反思与借鉴吸收的辩证统一322 结语328 参考文献336 后记357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立场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黎昔柒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47198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3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69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0-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