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医学三书(修订版)》: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医理真传》清同治八年,1869年刊行,共四卷,主要论述乾坤坎离,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
《医法圆通》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刊行,共四卷,主要为讨论杂症之书,辩明内外虚实、经方、时方之要,甚合临证实用。
1869年刊行,共十卷,主要发挥仲景原文,详释方义,细析脉理,颇切实际。
| 图书 | 郑钦安医学三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郑钦安医学三书(修订版)》: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医理真传》清同治八年,1869年刊行,共四卷,主要论述乾坤坎离,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 《医法圆通》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刊行,共四卷,主要为讨论杂症之书,辩明内外虚实、经方、时方之要,甚合临证实用。 1869年刊行,共十卷,主要发挥仲景原文,详释方义,细析脉理,颇切实际。 内容推荐 《郑钦安医学三书(修订版)》内容简介: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尤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用药鲜有不误人者也。 精彩页 因阴虚而致者,由下焦血液不足,邪热遂生,须知焦思则生心火,忿怒生肝火,思淫动相火,火动于中,不独此疾,皆是由一念而生,其旨甚微,切不可概谓由外而生。热结于尿隧,闭其水道流行之机,故不利。其人多烦躁,口渴饮冷,小便或能滴几点,或短赤而热痛。法宜扶下焦之阴,如四苓滑石阿胶汤、益元散之类。 因心移热而致者,由心火太旺,或焦思太甚,而生心火。心与小肠为表里,心热甚而小肠受之,热伏小肠,伤及血液,流行失职,而小便遂不利也。其人病情多与阴虚法同。法宜清心,如黄连解毒汤加滑石、木通,或导赤散倍生地之类。至于太阳腑证中之蓄尿、蓄热、蓄血、癃闭等证,已详《医理真传》,兹不具载([评]知非氏曰:前证言胃传糟粕于二肠,得元气运化而出,膀胱主溺,与二肠无涉。知非细推其原,在胃阳明为海,生精生血,化气行水之宗。且脾为胃行津液,脾能行水,由水道达于膀胱,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须气化渗沁而出。今病人小便不利,明是二土失职,中宫少运。《经》曰:阳明主阖。又曰:脾胃同处中州。又可见脾下为胃行津液,故水道不利。如此溯本穷源,阳虚阴虚,一切移热、蓄热、蓄尿、蓄血、癃闭诸证,有由来矣。再观仲景五苓散方中用桂枝、白术通阳和脾,义极精微,大具神通手眼。钦安按中执定阴阳实据,加以温中行气治之,必无不效也)。 近来市习,一见小便不利,便以木通、车前、滑石、黄连等治之,阳实易瘳,阳虚则殆,不可不知也。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郑钦安医学三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郑钦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772875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89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56000 |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6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