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很好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很好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民间舞蹈》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民间舞蹈文化知识。本书由李北达著。
图书 | 民间舞蹈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很好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很好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民间舞蹈》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民间舞蹈文化知识。本书由李北达著。 内容推荐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民间舞蹈》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民间舞蹈文化知识。《民间舞蹈》由李北达著。 目录 引言 章 领你认识民间舞蹈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舞蹈 第二章 带你了解民间舞蹈 舞蹈的本体特征与审美 民俗和民间舞蹈 舞蹈常识 第三章 帮你解读民间舞蹈 如何赏析原生型舞蹈(土风舞蹈) 如何欣赏创作型舞台民间舞 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的比较 “漫步”河北地秧歌和满族秧歌 写在后面的话 参考书目 精彩页 4.震撼人心的维吾尔族舞蹈 在“大阪城的姑娘辫子长,两只眼睛明又亮”的诱惑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靠前地掀起了一股支援新疆的热浪。到底人们见没见到这位美丽的姑娘“阿娜尔汗”?让我们进入新疆去领略一番它的风情与歌舞。 维吾尔族这个生活在西北绿洲上的古老的民族,依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创造出无比绚烂的民族文化。维吾尔一词,意为“联合”“协助”,维吾尔族经历了游牧、畜牧、农耕等经济生活阶段,曾先后信奉萨满、佛、伊斯兰等宗教。 维吾尔族以能歌善舞著称,每逢重大的节日、喜庆的日子或者是劳动之余,人们总是要载歌载舞进行欢庆,平时亲友欢聚,也要唱歌跳舞畅叙情怀。那些生动活泼、热情洋溢的舞蹈,充分显示了维族人民勤劳勇敢和爽朗乐观的性格。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棱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欢穿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 维吾尔族的舞蹈独具特色,是具有很强民族风格的,“十二木卡姆”是传世音乐作品。舞蹈中,女子舞姿轻盈优美,旋转快速多变;男子动作热烈奔放,强悍刚劲。传统保留节目有赛乃姆、刀郎舞、顶碗舞等。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民间群众娱乐形式之一,每逢节日、喜庆或休闲时刻,人们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等,尽情狂欢。 维吾尔族的舞蹈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古代维吾尔族人民常以唱歌跳舞来表达游牧、狩猎的情景和丰收喜悦的心情。她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自己的民间舞蹈,还广泛吸收了新疆地区、中原地区和东西方许多国家乐舞的精华,特别是古代新疆文化中心龟兹和疏勒、高昌的乐舞。 维吾尔族舞蹈艺术含蓄、优美,女性姿态柔软、舒展;男子则奔放、矫健。民间舞蹈,擅长于头部和手腕的运用,通过移颈,头部的摇和丰富多变的手腕动作,再加上昂首、挺胸、立腰等姿态,以及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蹈色彩浓郁,别具一格。微颤(膝部)、旋转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富有特色的表演风格。维吾尔族舞蹈种类繁多,可以分为自娱性舞蹈、礼俗性民间舞蹈和表演性民间舞蹈三种类型。在自娱性民间舞蹈中,塞乃姆是其中很为广泛流传和有名的。 “赛乃姆”是表演性较强的自娱性民间舞蹈,属于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形式,在新疆各地普遍流传。赛乃姆一词源于音乐节奏的名称,其节奏平稳,适用于各种旋律、曲调,使舞者在乐声中自由起舞,成为很普遍的舞蹈形式。 “赛乃姆”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城镇乡村,深为广大维吾尔族群众所喜爱。赛乃姆舞蹈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的程式,舞者即兴表演,合上音乐节奏即可,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或三五人同舞。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赛乃姆舞蹈时,一般由中速逐渐转快,当歌舞进入高潮后,大家常用热情的声音呼喊“凯――那”(“加油啊”之意)。这时人声、鼓乐声欢腾喧闹,把火热的气氛推向高潮,使所有参加者无比激动、兴奋。 在婚礼上,男女老少一起跳赛乃姆,并穿插传送碗花、酒杯、腰带等游戏,有时也演唱木卡姆,猜谜语、吟诗等。比如在举行婚礼的天,一般由男女双方的朋友分别把新郎、新娘及亲友邀请到家里进行庆贺。当天傍晚,新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前往女方家里迎亲,一路上管弦齐奏,载歌载舞,这一天自始至终都是跳赛乃姆。表演赛乃姆时,大家围成圆圈,乐队聚在一角伴奏,群众拍手唱和。舞者不唱,伴唱者以婉转动听的歌声,除演唱群众熟悉的歌曲外,还用旧曲调即兴编新词,描绘当场的情景,表达大家的欢乐心情。 赛乃姆的风格与地区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南疆、北疆和东疆的三种不同的类型。南疆以喀什地区为代表,其舞蹈风格明快、活泼、深情优美;北疆以伊犁地区为代表,舞蹈风格潇洒豪放,曲调中带有草原的气息;东疆是以哈密为代表,其舞蹈风格平稳安详风趣,曲调中带有汉族音乐的色彩。 舞蹈特点首先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的巧妙配合上。如头部有移颈、摇头;手腕动作有绕腕、翻腕、揉腕等;腰的部分有胸腰、侧腰、后腰;小腿部分的动作就更为丰富,如点、踢、跺、辗、转等。其次在步伐上脚步平稳,略有微颤,干脆灵巧。在伴奏乐器上,一般多使用手鼓,使舞蹈气氛热烈,鼓舞人心。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很常见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望式、抚胸式等。当表演到高潮时,舞者一腿跪蹲,手在腹前击掌耸肩,然后双手向下打开右手抬至头上方绕腕,左手指扶于膝上,轻轻移颈二次。动作有拍掌、耸肩、绕腕,而很后的移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表现了舞者怡然自得的心情。 此外,善于运用生活道具也是维吾尔舞蹈的特点之一。其中代表性民问舞“盘子舞”就是一例。舞蹈在经过发展、吸收,加上了许多杂技技巧,难度大,观赏价值高。舞蹈表演时,头顶数碗,手持盘子,在打盘子的同时,不断变幻做出各种动作,稳健柔软、姿态性强。音乐多采用民间的抒情性歌曲,节奏舒展动听。盘子舞是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产生于古老的库车,流行于乌鲁木齐、伊犁、喀什等城镇,属于女性抒情舞蹈,动作婀娜多姿,优美动人。 P85-8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间舞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北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713649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0 |
版次 | 3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722.2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6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