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电影与记忆·传媒艺术学:第八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直面中国电影发展的崭新局面,新锐、探索、创新的学术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第八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上的精彩学术言论。青年学者关注中国当代电影与中国当代艺术之间的多重联系,电影录音剪辑与中国电影理论及评论历史的互动关系,游戏模组产生的边界意识清晰的“模组圈”玩家生态;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革命叙事题材电影如何确立价值立场和思想高度,记忆类型及其在电影中的主要呈现方式,连接记忆与电影叙事的空间媒介,等等。反映出论坛论文评选的高学术水准,通过对电影学前沿选题研讨,能够看到青年学者的理性思辨和深入思考。 目录 目录电影与记忆 重建“宫殿”:电影记忆叙事方法之蠡测 闫怀康 / 002 “创伤—影像”:时间叠层与流动地图——王小帅作品中的创伤与治愈 谢周浦 / 025 双面弗洛伊德:重访精神分析中的记忆与电影 龚 力 / 045 哪吒之死:英雄补偿、身份认同与时代纪念碑——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哪吒形象经典化研究 郑伟丽 / 062 国家与记忆:后全球化时代的战争记忆、革命叙事与文化反思 杨蓥莹 / 076 “记忆空间”:新世纪艺术电影中的文化记忆、空间副本与身份追认 吴晓钟 / 093 听觉文化研究中“记忆”书写的现代性——以沉浸时代电影声音为例 洪 越 / 111 当代阿拉伯女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记忆书写 杨 晶 / 127 VR 电影的创伤记忆表达与创伤叙事研究:从情感体验到情动叙事 徐小棠 / 143 富影像与弱影像:影像历史与影像记忆 陈卓轩 / 158 电影演员的“脸”:现代性的危机与救赎 唐 俊 / 170 从省港到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香港”电影的边界想象与在地书写 陈一海 / 183 传媒艺术学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第六代”电影 张小迪 / 202 电影录音剪辑作为一个中国电影史问题 王 垚 / 225 重思技术影像:走出洞穴或在洞穴中重获生命? 汤雪灏 / 247 虚构剧情片中非虚构元素的越界擅入与反身性实践 王 彬 / 262 网络电影:观众的“消逝”和场景社交 丁 磊 / 284 科幻电影中的媒介想象与再媒介化逻辑 张娟娟 / 297 鬼畜视频:构成与定位 朱 君 / 309 虚拟偶像:形象构建中媒介技术与文化消费的逻辑关系 郝 爽 / 320 艺术学理论视域下美国动画电影研究路径思考 陈书焕 / 335 新媒介环境下电影受众的特性转变——以互动电影对观影的重塑为例 武建勋 / 351 速度与消失——论保罗·维利里奥的传媒艺术思想 付湛元 / 363 数字人文、影人年谱与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区域电影研究 杨 洲 / 37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电影与记忆·传媒艺术学:第八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海洲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54831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905.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