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北大听讲座(第13辑)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流学府的思想之声,著名学者的智慧集锦!

《在北大听讲座》书系创始于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人民日报》《南方周末》《读者》《中华读书报》《中国青年报》《新浪网》等数百家媒体报道或转载,被评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思想读物,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强力推荐,深受各界读者钟爱。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约朴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书系的第十三辑。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书系的第十三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文章兼容并蓄,可谓思想的精粹、智慧的集锦。

由于“汇集了各领域最前沿的思想和观点”。本丛书被喻为最具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且“由于其严肃的学术品格和通俗的阅读形式”而深得各界读者钟爱。其被评为“九十年代以来最受欢迎的思想读物”。

在浮华之风日盛的今日社会,对所有“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人们来说。北大讲座中传来的思想之声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

目录

历史的先声

陈独秀 敬告青年/l

思想的言说

石之瑜 台湾大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向/11

楼宇烈 禅与生命体悟/43

钱理群 《故事新编》漫谈/65

严绍璺 文化传递的基本形态/91

张 辛 诗书画与文人生活/109

张祥龙 从《诗经·大雅·生民》中读解周文化的特征/141

张英进 中国现代性的五个面向/阶段/167

陈 超 关于当下诗歌的讲谈/187

王 娟 民间节日与文化传承/199

周旺生 法典在制度文明中的位置/225

陈少峰 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255

访问与求证

杨福家 大学要有“大爱”/281

试读章节

《故事新编》漫谈

钱理群

提示:《故事新编》是鲁迅晚年的作品,是他对古代神话和传说的重新编写、改写,某种程度上是鲁迅和古人的一次对话,一次相遇。小说里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有古代神话里的英雄,比如射日的后羿,造人的女娲,治水的大禹,还有一些古代的圣人、贤人,比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鲁迅突发异想:这样一些身上有着神圣光圈的英雄、圣贤,如果有一天走到百姓当中,成了普通人,神变成人,圣人变成常人,这个时候他们会有什么奇怪的遭遇,奇怪的命运呢?整本<故事新编》就是围绕这个多少有些古怪的想像展开的。

钱理群

1939年生于重庆,祖籍杭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曾提出“文学与人学”、“20世纪中国文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学批评概念。是鲁迅与周作人研究的专家,其著作《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等在学术界和青年学生中颇有影响。钱先生对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他提出在教育中渗透和凸现人文精神的思想在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02年8月退休。

今天我们讲一个比较感性化的、文学的问题,具体说来就是一个文学欣赏的内容——《故事新编》漫谈。

首先,讲一下为什么今天我们来漫谈《故事新编》。这其实是人们对鲁迅作品认识的一个过程。在开始的时候,大家比较关注《呐喊》《彷徨》和鲁迅的杂文,同学们所熟悉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鲁迅的文章,恐怕大都出自这两部小说和杂文,到了八十年代人们比较关注《野草》,到了九十年代、本世纪初,至少在学术界都对《故事新编》感兴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变化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今天在这里就不谈了,因为说起来话会比较多。我们还是来读作品吧。

首先,对这个题目作一下解释。所谓《故事新编》,首先是“故事”。鲁迅说得很清楚,“故事”是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古代典籍里的部分记载,这实际上表现了古代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一种理解,一种想像。所谓“新编”,就是鲁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重新编写、改写,某种程度上这是鲁迅和古人的一次对话,一次相遇。既然是重写,是重新相遇,鲁迅在写《故事新编》时就要在古代神话、传说、典籍里注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注入个人生命体验。——我们读《故事新编》,就是要了解他在里面注入了什么东西。

那么,这到底是部什么样的小说呢?又怎样去理解它呢?我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它是鲁迅奇思怪想的产物。我想每一个作家写作时都有一定的灵感,会有所谓神来之笔,而《故事新编》恰是鲁迅的一个灵感,是他的奇特想像。小说里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有古代神话里的英雄,比如射日的后羿,造人的女娲,治水的大禹,还有一些古代的圣人、贤人,比如孑L子、老子、墨子、庄子,他们身上都有一些神圣的光圈。鲁迅突发异想:这样一些身上有着神圣光圈的英雄、圣贤,如果有一天走到百姓当中,成了普通人,神变成人,圣人变成常人,这个时候他们会有什么奇怪的遭遇、奇怪的命运呢?他的整本《故事新编》就是围绕这个多少有些古怪的想像展开的。

最能体现鲁迅构思的是《奔月》。这篇小说写的是后羿的故事,但写得很特别。后羿的故事本来是说:天上有十个太阳,老百姓被晒得受不了了,这时后羿出来,把九个太阳射了下来,留着最后一个保证人们的生存发展。对于这样一个英雄,鲁迅并没有从正面描写他当年怎么射日,怎样创造丰功伟绩,而是描写英雄业绩完成以后,后羿有什么遭遇。——“以后”,这才是鲁迅所关注的。鲁迅对很多问题都喜欢追问“以后怎么样”。可以随便举个例子,在五四时期谈到女子解放,有一个共同的命题,是从易卜生《傀儡之家》那里拿来的,就是“娜拉走出家门”:这是五四很有各的一个命题。大家都这么说,鲁迅却要问:“娜拉出走后会怎么样?”他回答说:“要么堕落,要么回来。”他的思考就是这样彻底而特别,老是追问“以后”。现在同样的,鲁迅也要追问:后羿完成其英雄业绩以后,会怎么样,有什么遭遇。

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之后,同时也把天下的奇禽异兽都射死了,这就出现一个生存问题。尤其是他的夫人嫦娥,是天下的美女,作为一个丈夫拿什么来给这样一个美女夫人吃呢?天下所有的奇禽异兽都被射死了,找不到吃的东西了,所以每天只有请他的夫人吃“乌鸦炸酱面”。这样,夫人就大发脾气了。于是,这天一大早,嫦娥起来就娥眉直竖,对后羿说:“今天你给我什么吃?还是乌鸦炸酱面?那不行,我吃腻了,必须给我找到别的东西,否则不准回家”。这就是所谓“妻管严”,是普通老百姓生活里很常见的事。就像天下所有的丈夫一样,后羿也只得听夫人的话,骑马到了几百里之外。他远远看见一只肥鸡,非常高兴,心想:这回有鸡吃,回家就好交待了。他一箭射去,那鸡应声落下。但就在他赶过去想拿鸡的时候,被一个老太婆一把抓住。——这是谁?鸡的主人。

“赔我鸡来!”

“这鸡我已经射死了。”

“那不管,你得赔。”

后羿没办法了,就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给她了。

“不行,还不够。”后羿万般无奈只有亮了相,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管你是谁!”

“我是后羿呀!”

“后羿是什么东西?”

人们已经把他给忘了。

他没办法,最后只得说“明天这个时候我准时来,拿更好的东西给你。”

就这样,后羿好不容易才脱了身。

刚走没多远,只见远处一只箭飞过来,后羿“啊”的应声倒地。这箭从哪儿来呢?这是他当年的学生逢蒙射的。所以你看现在的后羿,人们都把他遗忘了,他的学生也背叛他了。逢蒙看到他倒下去,就赶来想杀害自己的老师。后羿却从地上翻身而起,说:“你小子,幸亏我留了一手!”这一手又是什么呢?——原来,箭飞过来以后,“啊”一声倒地不是真的倒,而是用嘴把箭衔住了。这样逢蒙就很狼狈,逃走了。但后羿到家后,仆人过来报告说:“不好了,先生,夫人跑了!”——嫦娥奔月,到天上去了,连老婆都背弃了自己。后羿就发怒了,说“拿箭来”——他要重新射日,这次是射月亮。这里鲁迅先生有一段很精彩的描写:

他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见他当年射日的雄姿。

这一段描写是非常精彩的。后羿虽说已经落魄了,但雄姿仍在,可这仍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因为当所有的奇禽异兽被射死以后,他就没有施展自己才能的对象,面临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而且连基本生存都难以维持,整天纠缠在日常生活的琐事当中,这就导致了他自身精神的平庸化,使他无法摆脱内心的那种无聊和疲倦感。这里写的不仅是一个被遗忘、遭背叛、被遗弃的外在的悲剧,更有一种内心世界的变化所导致的内在生命弱化的悲剧。鲁迅在这里,实际上是讨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先驱者的命运问题,不只是指后羿,实际也渗透了鲁迅自己的生命体验,五四过去之后,先驱者都面临类似后羿一样的遭遇与命运。

P65-70

序言

卷首语

贴近地面飞翔的思想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时下媒体常用此作宏大叙事的开场白,而关于这个时代,关于我们的思想,或许有一个说法比狄更斯上述说法更贴切:这是一个在他处思想的年代。

生而为人,身在诗的国度,没有人能拒绝思想,它弥漫天地,充斥报章,飞跃关山,纷至沓来。或充盈着80后的奇思妙想,洋溢着挥洒青春的自信和自大,急着给梦一把登天的梯子;或裹挟着欧风美雨,庖丁解牛般解构着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留下一地精致的鸡毛;或任由人格在现实面前粉碎,而以精卫填海的勇气和焚琴煮鹤的优雅来试探时代的道德底线;或戴着“为人民代言”的画皮,以讲台和论坛为审判席,痴人说梦般自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细细倾听过这些貌似高深的思想片断后,收获的多半却是愈加的迷惘和加倍的困惑。意识形态的铁幕一经拉开,源流各别的思想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制造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虚假繁荣,折射出一个大国由单向度转向多维度的艰难努力,但繁华落尽,悲哀的是,这些思想就如同博尔赫斯的那个到处是交叉小径的花园,尽管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性,却没有一个方向标是清晰的指向当下。这不由得让我们焦虑:拿什么来见证这个大时代?

现实世界确实比美好蓝图更令人振奋,在越来越开放的全球化背景中我们经历了越来越多的激动和欣慰,似乎又一个复兴的太平盛世正迎面而来,然而自诩为时代见证者和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在盘点自己的囊中存货时,大概都不免要不无沮丧地承认我们在思想这片丰沃的土地上播下了无数“龙种”,却连跳蚤也没有收获几个。“国退民进”的盛宴狂欢中,“国际化大都市”的霓虹灯下,闪烁的始终是代表着既得利益集团的伪经济学家的身影。只有当“经济学家”成为一个贬义词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反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实用主义工具理性。从纯粹文化角度看来,即使以汉和唐这两个“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样板作为参照系,当前思想的大面积欠收和面对生动社会的集体失语也足以令人对光辉前景不能持乐观姿态,继而又不免对现实疑窦丛生。

不必去徒劳地仰望星空,因为当下思想的困境不仅仅来自于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新事物的复杂多变。早在坚船利炮所代表的西方精神打开清帝国的国门的时候,就同时打碎了东方农业文明的温情脉脉,让一个千年不变的思想体系土崩瓦解。东西之间,儒家、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文明之间从此腥风血雨,由于武力、征服、贪欲和由此生发出来的仇恨足以使任何指向和解和交融的努力步履维艰。数千年亚洲文化中心的老大帝国,在东西之间作什么样的路径选择,始终是160余年来的实质性问题之一。在一个习惯了理论先行的国度,话语权有时候至少和枪杆子具有同等力量,这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真实意义所在。

责怪以哗众取宠为专职的电视和信奉自由没有疆界的网络,这不仅有失公平,而且有逃避责任的嫌疑。作为有人类以来最好的娱乐产品,它们无疑减轻了芸芸众生的思考压力和人生压力,帮助人们在好莱坞的自由乌托邦和无厘头的肥皂泡泡中忘却可有可无的思想;也不能单单归咎于来自社会上端的无形压力,毕竟这是一个正在迈向公民社会和法治政府的国度,越来越明显的开放和日益扩大的公共权力足以让我们的辩解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和自欺欺人;至于将责任想当然的推到两千多年前的经典上,则是源于因盲目崇拜数理和逻辑而生发的自大式浅薄,除了提醒我们要对理性的傲慢保持更大的警惕之外,只能让我们在面对古代思想经典的时候更加汗颜。因为真正的太平盛世,决不应该是一个充满伪命题的思想荒漠,它需要一个价值观来整合为天下而裂的“道术”,需要一个因信称义的共识作为整个社会的稳固基石。由此,怎样在传统和西方的夹缝里寻找出第三条道路,不仅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天赋使命,也同时是建立一个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天然需要。

物欲横流的高楼大厦之间,并不是放不下一张书桌,而只是缺少制作书桌的工匠,幸而我们还有北大,以及类似的许多以坚守思想象牙塔为己任的大学。北大的讲台之所以始终代表了中国思想的时代境界,不仅仅是由于它新锐的思想锋芒,甚至也不全然来自她思想的广度、深度和包容性,而是源于处处以生民为念,源于她始终注视着物质富足后面的精神荒芜。如是我闻,北大的精神实体乃是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任的复数人群。耿介、骨气,乃至不合群都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为天地立心”是他们的最高追求,“为万世开太平”是他们的人生信念,而“为生民立命”则是他们正在从事的职业。与他们亲近的最直接方式,是脱下皇帝的新衣,突破思想的无物之阵,直面北大讲堂上那些或慷慨激昂或儒雅可亲的思想者,而用心去聆听那些带着浓重乡土气息贴近地面飞翔的思想。

无庸讳言,见识了思想的多样性并不能保证你就拥有了直面人生的绝高智慧。毕竟,再伟大的思想也需要你自己去践及履及的身体力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北大听讲座(第13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75419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