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千秋青史永留红——红岩精神育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稿以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育人为出发点,系统总结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利用红岩精神资源进行人才培养的做法与成果,将利用红色文化立德树人贯穿到教学实践当中。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用崇高的思想境界育人、第二章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育人、第三章用巨大的人格力量育人、第四章用浩然的革命正气育人、第五章用赤诚的爱国情怀育人,附名家访谈专题。围绕“红岩文化育人”主题,将“红岩文化”与“立德树人(即育人)”紧密衔接,在将“红岩文化”内涵如何转换为“育人”路径上做足文章,真正体现 “以文化人”的实践成效。本册图书是图文并茂的通俗理论读物,争取上能“顶天”(文化理论)又能“立地”(育人实践),力争代表新时期四川外国语大学乃至重庆高校、甚至中国高校红岩文化育人水平。 目录 第一章 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育人 2·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5·二、红岩精神生动彰显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10·三、把“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转化为育人资源 第二章 用“纯洁崇高的思想境界”育人 20·一、什么是思想境界 23·二、红岩精神生动彰显了“纯洁崇高的思想境界” 29·三、把“纯洁崇高的思想境界”转化为育人资源 第三章 用“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育人 39·一、什么是爱国情怀 41·二、红岩精神中的“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 56·三、把“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转化为育人资源 第四章 用“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育人 77·一、什么是凛然斗志 79·二、红岩精神与“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 87·三、把“不屈不挠的凛然斗志”转化为育人资源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千秋青史永留红——红岩精神育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苟欣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94552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