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寿碑
内容
试读章节

1

绿皮车总是晚点,该走七小时,拖了两个半小时。不过,原本早上六点半该到,现在九点才进站,天彻底放亮,又是坏事变好事。

表兄易亮才等足三个钟头,朝我们走来时脸上凝着霜气,两手搓个不停。岱城夏天清凉,冬日漫长,一年四季阴霾深锁,寒气氤氲。岱城有谚,四月八,春寒冻死鸭。现在才清明节,细碎却凌厉的风刮得人脸皮一阵阵细跳。往车站外面走,多的是本地包了厚厚头帕的男人,打招呼问要不要搬行李。他们把小红帽掖在裤带上。

亮才不戴头帕,戴一顶帽子像上了松紧带,把他的圆脑壳箍出了一道腰。

“……铁路领导刚被抓,不晓得搞出么子缺德事,一锅端了嗬。要是领导换成我来当,我立马下道指示,绿皮车重新刷道新油漆,全给老子变成红彤彤,保证火车跑得像《新闻联播》,一分一秒都不拖。”

虽然同属西南官话,岱城口音比佴城多了些平仄,尾音一例拖个老长,我总能从岱城人嘴里听出几分莫名的欢悦。

我父亲说:“才狗子,现在你不打牌了嘛?你不到处敲敲打打了嘛?”

“二姑爷,何必翻十多年前旧账嘛?年轻时候,男人家总要出去浮浪几年,手一紧,钱一逼,免不了要干出些丑事嗬。现在,上至锁龙坝,下至下坎岩,领导书记要找致富能手,脑壳一拍第一个想到的横竖是我才狗子,见天打电话,通知老子去开这会那会。现在,老子有话讲前头,没有大领导露面,老子索性也不参加。”

“才狗,你好大哟!”我父亲喷笑着说,“一口一个老子,哪一级的领导才有本事搬动你?胡书记亲自来,够是不够?”

“二姑爷,见什么人摆什么脸,在你面前我这辈子都是才狗子。”

亮才早几年可不是省油的货,每次搭绿皮车来佴城,每回到我家都借钱,开口七八万,拿到七八百也不嫌少。后来我母亲到底被他借烦了,放话说,死活不能再借他一分。借他钱,就是害他人!那一次亮才又来,这边死活不给钱,亮才便耍赖不肯走,死活要搬我家一件东西。我母亲将他关在屋外,他竟在杂物间里翻出一台二十年前的老黑白电视机,硬是一个人扛回了岱城,卖了二十八块。黑白电视机早就摆坏,要将它修好,那价钱可以新买一台彩电。据说,那人从亮才手中买下这老电视,是当成一个怀旧摆件。把岱城翻一遍,可能也只有这人搜集怀IN摆件,居然让亮才撞上。他父亲易为经为此还表扬他:‘‘要得嘛,老汉活到这把年纪,还没听说过哪只狗卖了压狗石,竟然赚得钱。”

这几年不一样,亮才看样子真是发了。我去岱城之前和他通了电话,他问今年来几个人。我说:“怎么了?’’他说:“人少我就用我婆娘的马6接你们,人多我开那台商务车。”

他那商务车远看是别克款,走近一看,车标由两把火铳架一起构成。虽属山寨货,却不欠马力,在坡道上跑得欢劲十足。行到特别陡的路段,这车甚至想往上蹿跳。

我父母都是岱城人,当年因革命工作需要调去佴城。父亲老家陡山岭,和母亲老家下坎岩只隔一条河。遥想当年,父母大人皆是少年男女,隔河相望,暗生情愫,也是一段青春美事。一晃眼,两人年事已高,又攒下几桩老病,这几年每逢清明挂坟,都是我带着妻儿赶到岱城。我要尽早给儿子灌输些传统教育,要不然,他长大后会以为清明这一节,和别的节一样,都是拿来Happy的。

……

P2-4

后记

没有感觉的人

(代跋)

有作家说,在他年轻时,看见带女字旁的字,就会兴-奋。有人会笑,我羡慕,那是多么发达的感觉作梗。这样的人,日后不当作家,天理难容,日后当了作家,是念念不忘那一刻的兴奋。有首歌曾唱: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当我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歌词有些嗑巴.人世就那么吊诡。

多年以前,展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阅读从等待开始,书籍是稀缺资源,控制在少数人y-里。你去图书室,紧俏的书永远都是传说,不知哪时转世轮回,来到你手里,那一刻你抚摩书页,脑袋里蹿出第一个词,必是“缘分”。那时候我们是小孩,爱看武侠,“成人童话”,父亲也看,却要禁止我,只好等到入睡,被子蒙上,打起手电看。一对五号电池七角钱,够看一百五十页左右,成本不菲,心中理想,是有朝一日坐着沙发就着日光灯痛快地看,没谁打扰,一百五十页不费一角钱的电。那时候,将小说看到尽兴处,忽然担心,此时将被子掀开,外面已是另一个世界,刀光剑影,而我也是身怀绝技,出手不凡……再大一点,我们给女孩子写信,铺开纸,一个字一个字写,既诉衷肠,又要让女孩子看出来我有文才,日后必有前途,或可对我暗生情愫。信寄出去,等待的过程无比美妙,我们都体会到什么是“黯然销魂”。情书是悲壮之书,大都泥牛入海,慷慨赴死,偶尔有哪个兄弟收到回信,里面还有暗通款曲的句子,就像两块钱摸中百万大奖,喜到手脚抽筋。那时候,每个县城,每个年份都有私奔或殉情的男女,行事绝决,后果惨烈。现在讲给年轻的人听,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死?家长不同意,环境不允许,换一个行不行?为什么要为失恋痛不欲生?网上去荡A片,看到你两眼犯花,看到你反胃作呕,还会不会痛苦?或者……

这已无法沟通,我又怎么能告诉他,我们又怎么告诉他们,爱情最美妙的,就是非谁不可。那时候,殉情男女让人艳羡,趁着年轻,许多人心里还想,如果有人相伴一同赴死,或可胜过活在这感觉日益稀薄的人世间。当然,这是歪理邪说,是一念之想,而我们终究老老实实地,百无聊赖地活着。

之所以拿起笔写小说,固然是喜爱文学,也是喜欢书本。我想起少年时期接触的那些书本,装帧朴素大方,内文都是铅印,有轻微凹凸,有墨香,纸张通常暗黄,书角总要卷起一些。一些封面设计过于出彩的书,借回家中,看完还要摆几天,每天放手里抚摩一阵,再去还。读到高中,每月生活费一百多,总要省下二十块钱,买两本书,或是买两盒磁带。我只肯去买书,磁带向同学借,心里打了算盘:磁带借来借去,容易不见;而买来的书,想借的人已经不多。忽然想起《古今说海》里记载一条,在古代,家里只养母狗不养公狗,就是沾人便宜。这么一比,我只买书不买磁带,岂不是人品出了问题?不敢多想,书照买。

那时少有人借书,还当捡便宜,稍后基本无人借书。我终于弄好自己的书房,上万册藏书规矩码放,担心有人借,写一字条贴门上:书不外借,概无例外。母亲说我写这话,会伤亲戚朋友,命我撕掉。撕掉以后,也怪,从未有人问我借书。他们到我书房看看,啧啧地感叹,从未有人想过问我借。我感到落寞,我忽然又希望有人借走,即使冒着有借无还的风险。我希望书本在多人抚摩下有些发暗,有些卷角,一屋子书没一本卷角,全都这样品相上乘,又是多么孤独?但事实就这样,书房里除了我,就外婆时不时进来,把书翻一翻,看里面的画。她九十多岁,是个文盲,一辈子读不了书,所以一辈子都想读书。

现在看书,书不是问题,电费更不是问题,但我要承认,即使我这写书之人,阅读的快意也每况愈下,大部头的小说,必须带入乡下老家,待在四壁空荡的房间,才能读完。我这是职业性的阅读,因为我老提醒自己,你都不看书了,凭什么指望别人看你写的书?

当我终于能够出版自己的书,读者已呈几何级数递减,甚至有人说,现在看的人还没有写的人多。为什么这样?我怀疑,那是因为书的阅读,要从等待开始,若无等待,若不在等待中让感觉发酵起来,符号就无以还原成意象,语句段落就无以还原为场景。有了网络,许多书本和影视资料一敲键盘即可获取,取消了等待的时间,自是无比便利,同时我感觉痛苦万分。我们付出的是等待,是一切阅读必以其为先决条件的等待,却没人愿意等一等。取消等待换来的时间,只能是无边枯寂。

当然,我有我的看法,你有你的解释,也许都有理,也许都是妄言。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时至今日,我们的写作,是面对没有感觉的人。太多的传播方式争抢眼球,所以个人的感觉不必动用,照样接收无穷的信息,我们可以不动用脑子,照样觉得自己无所不知。

有人断言,纸质书必将消失,以后都是电子书,一块硬盘,等于一个图书馆。我知道,一块硬盘永远不可能等于一个图书馆。如果写下的小说不能以纸质出版,只是网络里的一份电子文档,我的写作愉悦或将丧失殆尽。当有人和我商量电子出版,我的回答只有不,绝不。我只为纸质图书写作,纵然这必将没落,不合时宜,我也认命,甘心成为一名落后分子。事实上,这个时代先进分子太多,我这号落后分子,即使为保持某种生态平衡,也有存在的必要。

对于这有如末世的前景,为了强打精神,我只能幻想,真有那个时候,我能否以一块硬盘的钱,买下一座废弃的图书馆?当图书遭到废弃,我只想尽我所能,保持它们的尊严。我又想,当别人都一往无前地奔向远方,必然要剩下一些人,站在原来的地方,捡拾别人不再需要的东西。人们一心奔向的未来,未必就是精彩,而被我们这个奇葩时代舍弃的,也未必就是废物。这是日渐遮蔽的真相,你我有知即是福分。

幸好,纸质的书还在出版,有封面设计,有正文和跋,用现代的技术,复制着一千年以前的字体。纵然印数几千,也是不小数目。如果你翻开书页,从正文一路看到这篇跋文,我必须拱拳相谢。我有个乡亲,叫沈从文,他曾经感叹,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他以为,这是他个人的感叹,其实这是每个时代共有的感叹。时至今日,写小说已是向死而生,这也没什么好抱怨,因为我确乎还有一部分过剩的感觉,要给没有感觉的人们匀一匀。

田 耳

2015年6月8日于南宁

目录

长寿碑

范老板的枪

被猜死的人

没有感觉的人(代跋)

内容推荐

此书由《长寿碑》《范老板的枪》《被猜死的人》三个小中篇组成,均为作者田耳近年新作,其中《长寿碑》最新在《人民文学》2014年第三期发表后就被第五期《小说月报》转载,是篇很有份量的作品。作者的写实功力扎实,构造故事可读性强,是目前较出众的人气小说作家。

编辑推荐

田耳著的《长寿碑》是作者的中篇小说结集,收入此集的三个小中篇经过作者与出版社双方反复挑选确认,风格不同,可看出作者的创作才华,即表达领域的开阔和叙事的丰富性。这些均为近年新作,其中《长寿碑》最新在《人民文学》2014年第三期发表后就被第五期《小说月报》转载,是篇很有份量的作品。作者的写实功力扎实,构造故事可读性强,是目前较出众的人气小说 作家,作品尚少有结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寿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5856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5143194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