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融媒评论观察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工人日报e网评》是工人日报针对移动传播平台量身打造的融媒评论专栏。该专栏积极引导舆论热点,回应公众关切,注重贴近新闻现场、舆论现场,与受众同频共振,把握真实性原则,秉持理性立场,传递人间温暖。本书依托《工人日报e网评》栏目,把这一试点项目作为实践载体、观察对象。全书共分六章,既是对《工人日报e网评》栏目实践与探索的忠实记录,也是对项目实际操作者认知感悟和理论研究的系统梳理。 目录 导论/001 第一章融媒评论:坚守与创新/001 一为受众打通求解真相的“绿色通道”/003 二真实性原则是第一位的/006 三找准与网友同频共振的频道/012 四贴近现场,让评论更接地气/016 五以图片视频切入的表达,更容易将受众带入 特定情境氛围/018 六引导舆论热点、回应公众关切,秉持理性立场、 传递人间温暖/020 第二章融媒评论的流程再造/025 一复杂、全新的媒介图景带来的挑战/027 二“全天候在线”倒逼机制变革,寻求突破/030 三以用户为中心,实现编辑、作者与用户的交互融合/034 四议题设置追求“优选重合度”/040 第三章融媒评论的表达创新/051 一语态创新:从“说教”到“对话”/053 二形式创新:使阅读成为“悦”读/064 三品牌创新:努力让“爆款”成为常态/079 第四章融媒评论:碎片化传播背景下的价值建构/087 一仪式化传播,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的新路径/089 二借助标志性符号,寻求情感共鸣,召唤聚合力量/092 三抓住重要节点,凝聚价值共识/095 四代入式体验,故事化表达,强化情感的联结/097 五瞄定那座“灯塔”/099 第五章融媒评论的选题及其把握/101 一关注社会热点,引领社会舆论/103 二网络舆情与现实民意/107 三话题的“软”与“硬”/109 四保持批判的锐度/115 五为普通劳动者鼓与呼/119 六其他媒体“爆款”评论的例子/121 第六章案例评析/129 一自带流量话题的舆论引导与把握/131 二融媒评论也可以讲故事/144 三抚慰生命之痛,体现悲悯情怀/163 四现场评论——新闻评论的“场景化”探索/180 附录/205 后记/222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融媒评论观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家伟,刘文宁,林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9102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85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1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