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工艺匠心 传承创新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口述校史(1960-2020)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采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60位知名校友,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了不同时期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师资建设、教育理念、专业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发展成果。
本书分为教育管理、工艺绘画专业教育、玉器雕刻专业教育、漆器雕刻专业教育、木器雕刻专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教育6个部分,适合广大工艺美术类专业的师生和关注上海工艺美术发展历史的工艺美术爱好者阅读,也可为其他工艺美术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
目录
与时俱进·教育管理的开拓者
朱孝岳:见证工艺美校半个世纪的发展
颜鸿蜀:“以线为主,线面结合,形准体显结构清”教学方法的创造者
汪凯民:要注重培养美术基础的修养和审美意识
许韵高:好老师要鼓励学生、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冯守国:创作中不断结合新技术、新材料
张苏中:新专业的开拓者和《数码雄鹰》的创作者
沈国臣:组建工艺美院高职并成功申请国家示范校建设
王敏:学校是帮助学生认识外部世界的一个通道
姜鸣:与行业头部企业联建产业学院是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靳明:“崇术重艺”工艺美术教育践行者
底蕴深厚·工艺绘画的传承者
汤兆基:刚强美丽的牡丹是我一生的挚爱素材
蔡天雄:“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培养工艺绘画人才
林凡:工艺绘画第二代教育主力军,“海上四先生”之一
胡震国:教学服务于工艺美术创作
王守中:家族三代的传承与坚守
沈成旸:职业教育本质是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技能型教育
万芾:教学相长,在教学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邵伟:重建工艺绘画专业的亲历者
王作均:对传统的学习是思考和转化的过程
钱轶士:让古物融入日常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鲍莺:将传统人文关怀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
汤哲明:传承是一所学校优选的灵魂宝库
气韵独步·玉器雕刻的领军人
朱永贵:新中国上海首批工艺师
刘锡洋:新中国第一代城市雕塑家
张敏涛:“玉雕大师的老师”
赵丕成:海派玉雕中的古典美大师
陆君玖:一所学校,一生为师
周百均:现代艺术传统教育
胡昌民:把中国的玉雕带到了加拿大
陆永福:坚持上海炉瓶传承
工艺精湛·漆器雕刻的守望者
陈慕良: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勤务兵
金康伟:坚守漆器行业的卫士
章峻:髙浮雕漆艺镶嵌一枝独秀
黄明国:漆工老“法师”
翁纪军:海派漆艺传道士
施森彬:“大工艺美术”的践行者
王永利:企业刻漆技艺精英回归母校育人岗位
陈明:入工美追梦,笑半生无悔
姜建忠:工艺美校跃出的油画家
张岚:建好社会美育资源,提高民众审美能力
炉火纯青·木雕艺术的实力军
林翊:海派黄杨木雕的传承与坚守
唐世储:“塑说”雕塑精神
韩国荣:中国工艺美术的意境美
刘巽发:从工艺美校走出来的雕塑家
毛关福:海派黄杨木雕的传承者
王小蕙:海派木雕的传承与开拓
瞿启蒙: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践行者
徐侃:“知行合一”的率真艺术家
余积勇:上海公共雕塑的开拓者
杨贤龙:发扬艺术精神
大胆创新·艺术创作的常青树
余友涵:为工艺美院打开西方现代艺术设计之窗
丁乙:艺术家要找到表达时代的独特语言
李守白:“上海石库门先生”的海派艺术探索之路
黄伟:中国少有国际“黄铅笔”设计大奖获奖者
赵樯:强调个性化设计风格的熊猫金币设计师
王克强:从班长成长起来的企业家
韩回之:回眸历史是当代艺术创新的源泉
徐震:跨界的中青年前卫艺术家
“鸟头”组合(宋涛、季炜煜):通过摄影和装置表达对生活的看法
刘毅:艺术带给我力量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工艺匠心 传承创新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口述校史(1960-202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仓平,路玲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251602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71200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19.285.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