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推不走的回忆: 澳门街头小贩口述历史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由对澳门街头小吃摊档十四位摊贩主的访谈整理而成。澳门的街头小吃星罗棋布,穿插在大街小巷之中,本书把这些用手推车和街边摊档来传承着澳门饮食文化的档贩故事记录下来,向读者分享他们的故事。
目录
两代人的牛杂店经营
现在是买少见少了
油炸小食做起来
一门生意总算守下来了
称呼为珍姐糕点就可以
美食会渐渐消失
精益求精做糖水
父亲的半生心血
六十年摊档炒栗子
凉茶一桶桶的卖
澳门土产雪糕
担挑游走卖牛杂
附录:口述历史资料
精彩页
     李权,1947年出生,沙梨头权记骨粥经营者。 母亲经营 在我小时候,这个流动摊档已经存在了,但那时候是位于那个天桥下。我在二十六年前开始接手这个档口,本来是我母亲经营,到现在都差不多有七十年的历史了,与对面那间糖水档都是差不多那么久时间。 虽然我有兄弟姊妹也有儿女,但他们大多都不愿意接手经营,只好我接手吧。事实上这里的工作时间非常长,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还要在开档前花很多时间做准备。 跟妹妹学师 我是跟我妹妹学师的,她本身就从我们一位亲戚那里学习煮食的技巧,那位亲戚以前是在台山三角花园(Amigos do Jardim Triangulo)附近售卖粥品。 后来我跟妹妹一起经营摊档,现在我妹妹也继续经营食店,只不过不在这区。以前我母亲只售卖糯米饭、炒面以及咸肉粽三种食品。我大约在1988至1990年就开始接手的,而搬到现在的位置大约有三年,之前一直都在对面糖水档口的天桥底下经营。 当初我的经营时间是由凌晨1:30开始至清晨,因为很多客人都是在赌场里工作的员工,差不多澳门大部分赌场的员工都会专程来光顾我。以前的年代没有什么人会经营夜市,大概只有两三间食店会通宵经营,因此我那时候的经营状况相当不错。 独一家卖猪骨粥 后来因为工联大厦需要进行重建工程,我只能够迁移到现在的位置。在重建完成后,行人路那边的位置收窄了,再没有位置摆放我的摊档了,只能继续放在这里。 我以前主要是售卖糯米饭与炒面的,后来才加上猪骨粥。当时在澳门只有我一家卖猪骨粥,那时的人都是专程来跟我买粥。(我)这里还有其他食物,如腊肠、炒面、肠粉和咸肉棕。以前我还卖炒河粉及米粉,不过我搬到这里(后),档口实在没有那么多空余的位置摆放其他食品,所以现在都不再售卖了。 售卖品种 最多客人买的食品就是我眼前的这几样,所以现在就售卖这几种了。最多人买的是糯米饭,这里还有鱼肉猪肉混合做的烧卖,本来我纯粹只卖猪肉烧卖的,后来那位做猪肉烧卖的老人家要退休,不再做了,我自己本来就已经很忙,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做,所以就制造了这种混合猪肉鱼肉做的烧卖。 这里还有四海鱼蛋,我会把鱼蛋切成一粒一粒的,然后把它加工,再放到调味汁里,我的客人是吃不到鱼的味道(的),就像吃斋一样。而鱼蛋就会当作配菜一样,在客人买炒面、糯米饭或猪骨粥的时候加上去,当作送给他们一样。以前我是用腊肠和虾米做配菜的,但是因为虾米太多沙藏在里面,就没有再使用了。 猪骨粥在我档口是十分畅销的,以前能够一天里卖四桶左右,每个粥桶有一米多高。但现在销量减少,只能够每天卖三桶,这些桶也比以前的那种体积细小了,只能装四百多碗猪骨粥,以前是能够每天售卖六百至七百多碗的。 P4-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推不走的回忆: 澳门街头小贩口述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发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26336
开本 16开
页数 14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12000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202.65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