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不确定的批评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其中一卷,收录作者叶子近年来在文学与文化领域的相关思考成果。全书共分为三辑,第一辑集中研究讨论当代英语文化的两本前沿期刊《纽约客》 (The New Yorker)和《格兰塔》(Granta);第二辑中既有对外国当代文学的评论,也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立见解;第三辑为书评与杂谈。中西方文学与文化的评论体现了叶子研究视野的开阔、眼光的独到,书评和杂谈的轻松和不拘一格,也体现了评论的多元化。 目录 第一辑 “破镜重圆没办法”:《纽约客》非虚构之“北平叙事”考 抗战时期的林语堂与《纽约客》杂志 微观管理者的艺术家肖像:创意写作培训与《纽约客》杂志 “扣动虚拟的手枪扳机”:鲁迅、李翊云或围观的阴影 隐秘地带:从《纽约客》中的余华说起 猪头哪儿去了:论《纽约客》中的莫言与葛浩文 第二辑 “确定性早已被历史洪流卷走”:詹姆斯·伍德之论W.G.塞巴尔德 《格兰塔》:“新写作”的虚与实 “短故事”的游戏:2016年短篇小说略览 博斯绘画与当代叙事:以安德鲁·林赛的《面包匠的狂欢节》为例 苏州作家与“上海想象” 第三辑 盲流与圣徒:《雾行者》的文学青年浪潮 “没有一点风刮偏”:解读秦汝璧 文学批评的几种可能:《论晚期风格》的相关札记 曾经的“中国故事”:读《一个漂浮的中国佬》 我干吗要看《罗丹传》:读《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像福楼拜那样短,像普鲁斯特那样长:莉迪亚·戴维斯论 恶棍休止符: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作品阅读札记 “像冰刀一样切过”:安吉拉·卡特阅读札记 没有童话的生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阅读札记 附录有关“不确定的批评”问与答 代后记好的文学批评家应该是跨越边境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不确定的批评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叶子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47767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70000 |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