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范旭东 中国民族化工业奠基人 |
| 内容 | 编辑推荐 19世纪后期20前期,这一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百年,主权被侵犯,国土被蚕食。面对国家的苦难,一批批不屈的中国人义无反顾地站了起来,他们试图以自己的努力,通过发展实业来拯救自己的国家,范旭东就是再这样的背景下,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向列强垄断的化工业进军,他不仅打破了列强对化工业的垄断,还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时至今日,中国的化工业已经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不仅能自给,还能对外出口,普通大众已经很难直接接触到化工业,而民国时期中国化工业的那段艰难历史也逐渐被人们淡忘,也只有侯德邦和侯氏制碱法还隐隐约约被人们记得,更鲜为人知的是,侯德邦就是范旭东下属企业的一位工程师,侯氏制碱法也是在范旭东的支持下发明的,而范旭东的企业所培养的化工人才更是撑起了新中国化工业的半边天......本书正是为了追述范旭东不平凡的一生,展现他对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 本书文笔通俗易懂,故事曲折跌宕,在讲述人物事迹的同时又分析时代特点。通过展现人物不平凡的一生,鲜明地表现人物的个性及功绩。 内容推荐 化学工业在现代工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直接为民众提供产品,还为其他产业提供化工原料。 在中国的化学工业目前,有一个不可忽视人物,他不仅创办了当时极为优选的化工厂,还培养了一大批化工人才,大名鼎鼎的化工专家侯德邦就是他的一位工程师。此人乃是中国民族化工业的奠基人范旭东。 建国初年,提及中国近代目前不能忘记的四个人物,范旭东就是其中之一,而他的功绩,就是他为中国化学工业所作出的贡献。 范旭东离世后,给国家留下了一座至今仍在运作的天津碱厂;他麾下的众多工程师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骨干力量:侯德榜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李烛尘任轻工业部部长,孙学悟任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他派遣赴美求学的年轻工程师学成后全部归国报效,无一滞留不归。 本书将为读者展现的就是范旭东伟大的一生,所要记述的就是他为中国化工业做出的伟大贡献。 目录 引子 他的离世,惊动了和蒋介石 1 意外的流亡——让他奋发图强 范氏孤儿 戊戌变法 旅日十二载 2 学成归来——何处能报国? 初试制盐 为官两月 3 自办精盐厂——让国人不再吃掺土的盐 考察塘沽 筹集股金 建厂产盐 4 售精盐——结束国人千年制售土盐的历史 有盐无市 旧盐商阻挠 洋人打压 夹缝中生存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范旭东 中国民族化工业奠基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莫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54915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81000 |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6.1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