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与水分运行机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旱地农业在中国又称旱作农业,在国外称雨养农业,它指的是在降水稀少又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和采取一系列旱作农业技术措施,以发展旱生或抗旱、耐旱的农作物为主的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旱地农业发展历史很久的国家之一,旱地农业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北方地区,其次为南方丘陵山地区。旱区农业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旱地粮食增减与全国粮食增减同步,旱区农业的丰歉对全国农业年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旱作农区是接近依靠天然降水进行农业生产的,因此,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雨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和干旱、半干旱区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目录 章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研究进展 节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的蓄水效应研究进展 第二节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第三节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第四节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对小麦蛋白质及其品质特性的影响 第四章"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节材料与方法 "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对土壤水分、产量及品质的脚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结论与讨论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与水分运行机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红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6130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9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50.0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512.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