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原本大学微言
内容
内容推荐
  
\t    同样的,唐、宋以后的道家,也与禅宗互有关联,例如道教《清静经》的主旨,也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t  人生在任何一个时代,要想做到思想、学术、生活能脱离现实而独立生存,肯定地说,是绝对不可能的。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儒者,如二程夫子、朱熹先生等读书人,当时学了佛、道两家的学问修养,就回来反求诸已,重新打开孔家店,自立门户成家,那也是无可厚非、情有可原的事。这些确实资料,你只要遍读程、朱两家遗集,及明了历史演变,就到处可见。但最不能使人赞同的,明明是借了别家的资本,或是偷用了别人的本钱,却又指着别人的大门大骂“异端”,实在是令人齿冷,令人反而觉得假道学倒不及真小人了!



\t  朱子“虚灵不昧”说的探究现在,我们且看朱子怎样注解“明明德”和“亲(新)民”的涵义。这段注解在前一章已经引述出来。现在我们为了讲解方便,也为了加深印象,再次引述他的注解如下。他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t  这一段话,可以说是朱熹先生代表宋儒,以及程、朱理学的哲学的主旨。我们把它现代白话来说清楚。他说,《大学》所讲明德的内涵,是说什么呢?那是说人们生命中本有之性,原来本是虚灵不昧的,它能够具
目录
第一篇 开宗明义
第二篇 七证的修养功夫
第三篇 内明之学
第四篇 外用之学
第五篇 内外兼修之道
第六篇 齐家治国
第七篇 治国平天下
第八篇 儒学演化与国家发展
第九篇 西方文化与中国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原本大学微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怀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35513
开本 32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1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2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