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当代剧场政治美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剧场在人类文明史中经历了剧烈嬗变,社会的力量冲突与精神流变曾通过形形色色的剧场向公众敞现,然而随着审美、政治、表演等活动的专业化,审美共通感、政治公意与专业技艺失去了内在联系,这为法西斯主义将政治审美化大开方便之门。如何在艺术-思想领域抵御文化-社会可能出现的野蛮倒退?何以重构政治-伦理的生活与审美-艺术的生活之间的关联?作为“后奥斯维辛”艺术探索的典型,跨界、越界的剧场实验在认知-记忆的使命下,挣脱了先锋派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合谋,塑造出崭新的艺术语言,并与欧美批判理论重建政治-美学的思想工程奇特地交汇。学者们如何通过回溯古希腊世界,发掘重构剧场的政治美学遗产?这同他们对历史时间与社会空间的批判性重塑有何关联?为此,我们讨论了这些重要思想者:阿多诺、马尔库塞、斯丛狄、雷曼、韦尔南、朗西埃、南希……“场景”“悲剧性”“年代错位”等多学科概念融会为独立的研究范式。当代剧场政治美学为考察艺术、美学与政治之间密切而紧张的关系提供了方法与启示。 目录 前言 上编思想溯源:批判理论的美学问题史 引言 第一章审美政治难题:先锋派艺术与文化工业 第一节先锋派艺术问题 第二节艺术自律与社会介入 第三节进步主义与神秘主义的两极 第四节文化工业的“共谋” 第二章重构“政治美学”: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悲剧视域 第一节陨落的西方启蒙美学乌托邦 第二节源流与拓展:马克思及其后继者 第三节重构艺术与生活的否定联结 第三章从自律到介入:跨界探索中的剧场艺术 第一节跨界、越界的艺术形式 附录二政治场景的戏剧性:美学研究之政治维度的一种探讨 ——对保罗·考特曼教授的访谈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当代剧场政治美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曦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7971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66000 |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81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