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播学评论 第9辑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新媒体变革为时代背景,聚焦中国城市发展现实,展开对数字技术与多元文化的学术探索,实践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转型与创新。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部分“技术的本性”收录了国外期刊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的四篇译作,探讨了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二部分“新研究范式的探索”集纳了我国新闻传播学者的五篇文章,对数字时代传播研究新范式作了各自的探索,内容涵盖新报刊史书写研究、阅读史研究等。第三部分收录了学术沙龙“切问近思半月谈”的部分访谈与对话。“切问近思半月谈”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创设的学术沙龙活动,每期针对一个主题,邀请业内从业者与学者展开对话。第四部分为“传播实践前沿调研报告”,其中两篇文章对南京、长沙、成都、温州、惠州、西安、北京、合肥、青岛等城市的公共传播模式与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重点关注了这些城市公共传播网络的整体形态特征及变化,深入分析了形塑网络、产生变化的主要动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内容丰富多元,涉及领域广泛,开阔了新闻研究的视野。本书希望借此探索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道路,以学术气象的变化推动城市发展变化。
目录
部分技术的本性
海德格尔论技术、对象与物格雷厄姆·哈曼 著戴宇辰 译
真实与技术阿尔伯特·博格曼 著钱进 译
制造的织造性蒂姆·英戈尔德 著丁方舟 译
工程学与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彼得·克洛斯 著金庚星 译
第二部分新研究范式的探索
报刊:构成城市生态组织的首要因素——再谈新报刊史书写黄旦
文本之外:媒介视野的阅读史研究詹佳如
“关系”视野下的媒介史——以晚清上海传教士与新式出版机构为例骆世查
“表情包”:对数字时代传播研究范式的思考——以“帝吧出征”为例张田
知识的偏向:媒介视角下的新闻余晓敏
第三部分“切问近思半月谈”沙龙
“切问近思半月谈”学术沙龙荟萃:对话施瀚涛:作为媒介的上海双年展——当代艺术的公共性面向(2019年4月10日)
“切问近思半月谈”学术沙龙荟萃:掇英荟萃唐克扬:作为媒体的空间与建筑(2019年3月6日)
王昀、孙哲:重新发现城市——“你的地方”的参与式传播实践(2019年4月24日)
Jean-Christophe Plantin:微信:从平台到基础设施——考察科技巨头的全球化视角(2019年9月19日)
Nikki Usher:美国传统新闻编辑室如何像初创公司般运作(2018年10月22日)
吴蔚:走向城市——中国当代艺术的空间实践(2019年10月31日)
Dominique Cardon:新型信息环路——用数字方法研究数字公共空间(2019年12月16日)
第四部分传播实践前沿调研报告
双网交融、渗入日常——南京、长沙、成都、温州、惠州五城市公共传播调查谢静
“一城两制”:城市公共传播的分化转型模式——北京、西安、合肥、青岛四地调研周海晏
被看见的“网红”:短视频社交平台的“网红”媒体实践蓝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播学评论 第9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728549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04000
出版时间 2020-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5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