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中国图书商报中国书业书系聚焦书业30年
内容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30年当代中国出版文化可谓绚烂夺目、蔚为大观。举凡中外历史上文学、哲学社科、科技、财经、少儿的经典名著,乃至品牌文教和生活读本,都得以出版。这是一个文化的宝库,是一个知识海洋。

“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不单是个人“寻找”的过程,也是集体“追忆”与“寻找”的过程;更是追忆个人生命成长的轨迹,寻找民族心灵史的发展历程。

内容推荐

本书提供的300种入选书目和500种提名书目,从海量图书中披沙拣金,提供了一份权威的理想藏书书目和纵览30年知识精华的入门捷径,既可以作为了解30年出版精华、健全个人知识结构的速读读本,又是一份家庭教育和藏书的最佳自助购书指南。

目录

总序

前言

“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入选书目

“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入选图书

文学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财经类

文史类

科学技术类

少儿类

文教生活类

“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提名书目(500种)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

[阿根廷]博尔赫斯著王央乐译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对拉丁美洲文学有深刻的影响。博尔赫斯仅以短篇小说跻身世界叙事大师之列,这样的作家在整个20世纪也屈指可数。通常认为,在几乎由商业出版主导的文学时代,像短篇小说这种比较纯粹的写作形式颇难进入大众视野。而博尔赫斯所代表的短篇高度,正是文学纯粹的高度,如他的被我国作家、读者广为推崇的《交叉小径的花园》、《阿莱夫》、《特隆一乌克巴尔,奥尔比斯一特蒂乌斯》和《圆形》、《废墟》等,都以其神秘、虚幻、迷宫和镜像等构成小说幻想腾空的翅膀,为中国文学的创作增加了想象飞翔的空间和力量。博尔赫斯不仅东西短小,写得也不多,一生只写了70个短篇,可是他却拥有最多的西班牙语读者,而且更将整个世界引入自己的故事迷宫。

《花园街五号》李国文著

在反映改革开放主题的作品中,该书显得尤为独特,因为它几乎与时代同步,所涉及的题材引发了当时社会体制转型期的广泛讨论,被评为1984年十大畅销书之一,并被改编成电影。该书讲述的是一幢坐落在临江市花园街五号的古老建筑50年来所经历的沧桑故事:花园街五号,因为在不同年代先后居住过这座城市数一数二的家庭带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由于住户不同一般的身份,非同小可的能量,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悲喜哀乐的人生,也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化。这座房子的历史,也是这座城市生存发展的见证。1980年代,面临社会转型的激烈动荡以及各种思潮的萌发,作者以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在这股无法抵挡的时代之风中,社会各阶层间发生的宏观或微观的变化。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高长荣译

《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弘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20世纪现代文学中不容错过的精品。《百年孤独》1967年被称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甫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以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世界级作家。《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描述了布恩蒂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其叙事结构不同一般,小说采用的环环相套的封闭式结构,造成时空的交错和重合。小镇马孔多对于人物来说是现实,对于叙述者来说是过去,而对于小说中的预言者梅尔加德斯来说又是将来。因而小说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形成了一个完全自在的、形而上的世界。小说的结尾是梅尔加德斯的手稿被布恩蒂亚家族的最后一个成员破译。读者看到,全书的故事不过是对羊皮纸手稿的印证和再现。这一寓意深刻的描写揭示出历史与虚幻交织、现实与神奇相连的道理,点出魔幻现实主义的真谛。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著

该书是作者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里的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几乎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读者。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独自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种种奇遇引出了一个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在书中,她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生活的乐趣,千疮百孔的大帐篷、铁皮做的小屋、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本书自始至终都有三毛与丈夫荷西幸福生活的描写,无论是荷西把粉丝当做雨来吃,还是他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去海边打鱼、白手起家建立他们沙漠上最美丽的房子,都渗透着彼此间浓浓的温馨的爱意。作者将她与荷西的爱情故事与异域的浪漫风情融为一体,成为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西方人道主义的博爱观、东方儒家风范和佛家的慈悲,酿成了三毛善良、仁慈、真诚、悲天悯人的情怀。她以巨大的同情关注一切普通人的命运,在描写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时,倾注了博大的爱心和宗教般的虔诚。

序言

历史总有它自身的逻辑。2008年,在世界经济一片危机和恐慌之中,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时刻。当世界把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中国身上,不得不正视今日中国的崛起之时,已经赋予了诸多命题以历史的纵深感。的确,谈论今天的中国,在赞叹中国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世人更多思考的是奇迹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对世界的贡献与意义。换言之,30年中国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进步,也赋予世界以丰厚的精神的、文化的和社会的遗产。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可以说,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不单单要总结回顾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还要深入梳理精神世界获得的进步以及嬗变。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巨变的历史进程中,尽管出版业作为一个行业或许还不是最重要的第一方阵,但它所传播的文化知识、所催生的观念革新、所服务的教育事业、所掀起的阅读热潮,以及它所孕育的产业进步、所推动的经济发展、所链接的世界通路、所面向的人类文明,却又是30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鲜明影像。中国书业在30年中与这个国家改革开放的步履如影随形,与每一个家庭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里,都或多或少地留存着图书与知识饥渴、与上学成长、与事业婚姻、与亲朋师友密切“链接”的难忘片段。书业,由此有了追忆梳理、鞭策励志的最广大的社会心理基础。回顾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书业自然不能缺席,也不应当缺席。

每一个领域的30年都是一个浩瀚的精神宝库,中国书业的30年也不例外。从哪些角度切入既能与社会大众的心脉一同律动,又能精当地勾勒出中国书业30年事业产业变革的轨迹?《中国图书商报》,作为一份沐浴着改革开放泽露而生而长,一份以推进出版产业、关注国民阅读为己任的中国书业的权威媒体;作为中国书业唯一面向产业市场又面向广大终端读者的权威专业媒体,我们的确颇费了一些思量。对主题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充实、调整的过程。

2008年1月8日,《中国图书商报》即精心策划推出了大型专题报道“改革开放激荡书业30年历史烟云”,用近20个整版篇幅,以专题综述和30忆、30事、30人、30图、30产业改革、30书业营销、30阅读等板块形式,全景式勾画了3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过程中取得的历史性产业进展、激荡起的历史性阅读文化烟云,同时发表了对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的独家专访《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出版业带来什么》。既意料之中又略显始料不及的是,反响纷至沓来,业内外强烈关注,全国有上百家平面和网络媒体做了转载。这坚定了我们对书业与社会与每一个家庭有着最广泛和紧密的联系的判断。11月18日,本报又以“风起云涌中国书业大变迁风生水起出版力量大检阅”为主题,重磅推出“30年书业/力量百版金刊”,再次对中国书业30年的历史变革进行全景式、亲历性、板块化的梳理,同样在书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在对书业作为一个产业进行历史观照的同时,我们全力抓紧筹划“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的大型推介活动,意图精心打造《中国图书商报》30年书业、30年阅读交相辉映的“双璧”。该项活动是个一揽子计划。经过反复论证、精心准备,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于9月8日在北京隆重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20家大型媒体作为支持媒体发布新闻后,迅疾在全国成为舆论热点。出版界、文化界、阅读界等社会各界都对“300本书”推介活动给予了热情的关注,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由此也再度说明,图书阅读及其引发的文化现象,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文化“解放”之时曾造就一个民族渴求知识的盛景,而在互联网冲击传统阅读形态的今天,仍会成为全民乃至全球高度关注的共同话题。不论技术手段如何改变、如何革新,人们追求思想、净化心灵、分享智慧、获得知识,“诗意地栖居”的需求是永恒的。一个民族的心灵成长,也必然地与阅读(不论是纸本传统阅读还是新媒体阅读)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促使我们在筹划“300本书”系列推介活动中,能始终把大众对阅读的需求、向大众推介30年精彩阅读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重心。由此,也就逐渐清晰了这样一个轮廓:围绕“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的推介活动,举办一个推介书目揭晓的盛典暨召开“首届公共阅读文化论坛”,同时编辑出版三本图书,即《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另附300种提名书)、《30年中国人阅读心灵史》、《30年中国畅销书史》,并将这三本书列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书业书系”之中。三本书从不同侧面勾勒了30年来国民阅读价值取向的变化、个体和集体的阅读心像,以及出版界围绕畅销书这一大众阅读风向标在出版策划、运作机制、市场营销、作家培养、读者分析等方面进行的变革。直面心灵、留存历史、探究书业,写真中国书业流变与成长辙迹,推动中国出版产业温故知新、永续发展,促进中国国民阅读进步进而影响世界华文阅读乃至全球阅读与文化交流,是我们的编辑宗旨,也是《中国图书商报》作为一家书业权威媒体所孜孜以求的目标。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上述活动以及组编的三本书有幸被列入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有关改革开放30年105种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及其“放歌30年”等系列活动之中,得到了有关主管部门的肯定与支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领导还以开放的胸襟促成了这一活动及出版项目与江西出版集团联手合作,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和江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再次放大了活动和出版项目的效应。我们殷切希望,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前瞻未来3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图景之际,《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30年中国人的阅读心灵史》、《30年中国畅销书史》将作为一面心灵之镜、精神之镜、时代之镜,既能烛照过去,更能点亮未来。

孙月沐(中国图书商报社社长、总编辑)

后记

动议和策划这个选题,要追溯到2007年11月左右,中国图书商报规划2008年度重大选题计划之时。而直接的成因则要归功于江西教育出版社在看到2008年1月8日,中国图书商报集中推出“改革开放激荡书业30年历史烟云”大型专题报道之后第一时间与商报联系,表示希望合作共同为30年出版业做些什么。随后,在中国出版集团、江西出版集团两家高层领导的直接支持下,终于达成了双方合作推出“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系列推介活动的共识,而组织编辑出版《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则是一揽子合作计划中的一个子项。这一项目由中国图书商报社具体策划、组织推选和提要编写,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和江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在此,对两家出版集团领导所给予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最终能成书,经历了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对于具体操作者,《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刊》的年轻编辑而言,要精要地传达30年沉淀下来的图书精华,有些超出他们的能力;尤其是早些年有影响的书,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出现判断上的困难;另外一些是时间相隔较远的图书,因为信息不全,给资料查阅带来了不便。为了一本书的一个具体的信息,我们联系过国家图书馆,联系过版本图书馆,在各种相关的网站上搜索。还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同样一本书,有不同的版本,有的图书甚至有上百个版本,在版本的选择上,颇费周折。即使是最终选定的300本书中,其中版本上的准确性甚至错误在所难免,需要读者为我们指出,以便在我们再版的时候更正。所幸的是我们有一个专家评委团队,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徐有渔,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著名学者止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雷颐,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著名财经作家胡泳,知名出版人黄集伟,童书作家杨鹏,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梁鸿不但最后担任评审工作,而且还在海选期间为我们提供书目名单,为我们提供寻找线索,使最终出炉的名单保持在相当的水准之上。

对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推选,我们列出了五条标准:1.思想价值导向健康,内容积极向上,有益于先进文化传播与建设。2.具有广泛持久的社会影响,产生良好的阅读热点和趋向,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变革产生深刻影响。3.市场表现突出,在目标读者群中销量可观。4.对前沿理论、学术思想、科技创新介绍与传播具有突出贡献。5.对满足与丰富广大读者多层次文化需求贡献突出。

而对一书多版的问题,《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刊》编辑部在汇总各位专家学者意见的同时综合考虑了以下几方面:1.所选图书的出版时间是1978年~2008年,以版权页的出版时间为准。2.所选图书以原创和首译为主,同时也兼顾重印书,针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出版过的当时影响广泛的一些原创和引进版图书,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重印书也一并予以考虑。3.原创图书在综合考虑书本质量及相关图片资料质量的基础上以社会影响力为优先。4.针对外版书一书多版的情况,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翻译质量,其次是翻译的版本是否为全本,在翻译质量相当的情况下,节译本和全本相较,优先考虑后者。另外,引进版重印图书以我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后的版本为重。5.关于最早的版本和最好的版本问题,更看重后者。6.针对个别专门的学术类图书,既重视学术价值也考虑学习指导价值。7.尊重专家学者意见.,也注重综合各方意见。8.针对同一作者的多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在综合各种指标的情况下,只选择其中一种作为代表。9.优选影响大、翻译好、版本全、图片精、文字畅的版本。

我们将300本入选图书和提名书目分为八个大类。由以下编辑负责各类图书的提要编写和资料收集工作:王晓君负责文学类,张倩负责哲学社会科学、科技类,郑杨负责财经、历史、少儿类,任志茜负责文教、生活类。张倩并做了整部书稿的汇总工作。

感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总经理林国夫、副总经理张高里,江西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傅伟中,本书编辑李虹博士,给予的鼎力相助;最后还要感谢北京印刷学院张文虹在活动海选期间所给予的热情帮助。

编者

2008年12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中国图书商报中国书业书系聚焦书业3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伍旭升//岛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20452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83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