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获得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基金(本科教学工程)资助。从内容上涵盖到中国画的全领域,从深度上切入到中国画审美与精神的本质内核;打破了常规美术鉴赏类课程以时间为轴线,逐个分析作品的表层体悟式教学模式。 内容推荐 《中国画》教材的内容从中国画的概念、中国画的分类、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的工具与材料、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中国画之美六个方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本教材从内容上涵盖了中国画的全领域,从深度上切入中国画审美与精神的本质内核,打破了常规以时间为轴线、逐个分析作品的表层介绍模式,将理论知识、技法实践、作品赏析、审美精神、文化思想等巧妙贯穿、自然融合,通过多样化、深层次、浸润式赏析,以纵横多维的视野完整呈现中国画的脉络与面貌。同时,本教材结合中国画的特点、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以及具体的经典作品,分别从“形神”“气韵”“比德”“雅俗”“意境”几个角度去解析中国画之美,深刻剖析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本教材的内容不仅能帮助专业读者补充理论知识、强化技法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同时也能培养普通大众的审美素质与艺术感知能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增强文化艺术的民族自信心。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画的概念 / 1 第二章 中国画的分类 / 5 第1节 工笔画、写意画、兼工带写画 / 6 第2节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 10 第3节 水墨画、彩墨画、没骨画、白描画 / 14 第4节 文人画、院体画、民间画 / 18 第5节 界画和指画 / 22 第三章 中国画的特点 / 27 第1节 丰富而独特的画幅形式 / 28 第2节 散点透视的章法布局 / 32 第3节 以线为主的艺术语言 / 35 第4节 “主客相统一”的艺术观 / 38 第四章 中国画的工具与材料 / 45 第1节 版面材料 / 46 第2节 墨、毛笔 / 49 第3节 中国画颜料 / 54 第五章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 63 第1节 笔法 / 64 第2节 墨法 / 75 第六章 中国画之美 / 79 第1节 形神之美 / 80 第2节 气韵之美 / 89 第3节 比德之美 / 95 第4节 雅俗之美 / 106 第5节 意境之美 / 116 参考文献 / 12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彭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72048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68000 |
出版时间 | 2024-0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