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仙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仙”是中国文化中的独特概念,以追求长生久视为根本目标,高度地凝聚着中国古人的精神信仰,集中表达了古人美好的生命理想;同时与东西方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她追求生命的当下超越,蕴藉着人间性和现实关怀,深具中华文化的底色和个性。神仙思想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之中,但“仙”的概念具体起源何时,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湮灭,目前尚难断定。然从宗教发生学的角度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我们仍可以对“仙”学思想作一番探究。 目录 第一章 “仙”的缘起 第一节“仙”字起源的文献学考察 第二节从“生死”到“不死”:神仙观念缘起的思想背景 第三节人神关系的变迁与神仙思想的历史形成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的求仙活动与神仙思想 第一节方士群体的崛起与君王的求仙活动 第二节战国秦汉时期的“仙人”观 第三节人物、经典与战国秦汉时期神仙理论的构建 第三章 魏晋六朝时期神仙思想的发展与复杂化 第一节魏晋六朝时期的思想解放与生命意识 第二节毕天不朽的追求——葛洪与《抱朴子内篇》 第三节魏晋政治与神仙思想 第四节改革“三杰”与神仙思想的流布 第五节神仙与佛陀:佛道相争与仙佛思想的交流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神仙思想的兴盛 第一节崇道之风与成仙热望 第二节“重玄”之道与神仙思想 第三节唐人仙话话仙人 第四节挑战与调整:唐宋之际神仙思想的转型 第五章 两宋时期神仙思想的革新与转型 第一节两宋的神仙往事 第二节道派勃兴与有名的神仙道士 第三节两宋内丹术发展与成仙思想的变革 第六章 元代的道派合流与神仙思想 第一节邱处机与全真教的神仙思想 第二节玄教的崛兴与符箓派改革 第三节道派合流与仙道思想的交融 第四节元代的八仙传说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仙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金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20281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7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65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2-49;K203-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