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义成永年画点田野调查报告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义成永画店田野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被史家忽略的南乡三十六村、义成永历店探源、义成永画店的劳作方式、年画制作与使用的民艺探查等。 目录 序言 为义成永画店立档的意义冯骥才 一、被史家忽略的南乡三十六村 1.村落的历史背景 附表·《津门保甲图说》之南乡地区图择录 2.画店的坎坷历史 3.在杨柳青年画业中不可忽视的地位 附表·杨柳青年画产地画店、画师一览表 二、义成永画店探源 1.在南乡三十六村的地位 附图·炒米店村画行、店铺、门脸分布图(陈志南作) 附表·义成永画店实物遗存一览表 2.画业的兴衰演变 附表·义成永画店传承谱系 三、义成永画店的营作方式 1.画工状况 2.版权意识 3.销售范围 4.营销手段 四、年画制作与使用的民艺探查 1.工艺流程与技术讲究 2.使用习俗面面观 五、关乎画店未来的思考与研究 1.“”的创伤记忆 2.转型期带来强烈影响 3.画店可以预想的未来 后记 精彩页 今年,卖得*好的是《全佛像》(俗称“大纸”,又称“全神”),一共卖出6000余张,每张零售一块五,批发五毛钱。几乎没有居住在城市的家庭保留有购买年画的传统,那些刚搬进单元楼生活没几年的村民也极少购买年画。义成永制作的这些花花绿绿的画一部分销往静海、宁河、宝坻以及独流一带的农户家中,那里的村民还保留着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尤其喜买《灶王爷》,一张才三毛钱。另外一部分画批发给古文化街娘娘宫附近的店铺,那里是天津的旅游区,中外游客人潮如织,这些店铺将年画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对外可以卖到十余块一张,翻了近二十倍。尽管年画的销量相比十年前杨立仁制作时有不小回升,但是以今天的生活成本看,义成永画店近年销售年画之所得,作贴补家用尚可,倘若作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则显得杯水车薪。年画业似乎很难成为重现杨家富足的行当,只能作为副业被延续传承。 现在义成永画店位于南赵庄西南部,有四处院落,占地近两亩。其中,杨立仁居住的房子虽然在1964年和1984年翻盖过两次,但地方始终未曾挪动,老房距今至少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他在这里出生、长大、养老。 近期,南赵庄正经历全村拆迁的过程,在这块土地上诞生、兴盛的义成永画店将面临有效被推平的可能。已经88岁高龄的杨立仁,始终认为当年经自己手深埋于地下的画版应该还能找到些踪迹,即便已腐烂在泥土中,他也希望看个究竟。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义成永年画点田野调查报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403594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1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80.00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