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的皇杖(法迹寻踪)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笞杖刑罚是怎样粉墨登场的?凭着什么魅力被皇帝三千宠爱于一身?为什么被伏尔泰先生称为宽大仁慈的刑罚?怎样又被沈家本先生亲手埋葬?尔后何故从墓中爬起来东山再起?

本书讲述的就是中国古代笞杖刑罚的规矩,也就是打板子的规矩。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中国古代的笞杖刑罚的规矩,也就是打屁股的规矩。它试图从人类的始祖三皇五帝开始到最后一个正统帝王爱新觉罗溥仪止,间隔五千年的历史,讲述笞杖刑罚是怎样粉墨登场,凭着什么魅力被皇帝三千宠爱于一身,为什么被伏尔泰先生称为宽大仁慈的刑罚,怎样又被沈家本先生亲手埋葬的,尔后何故从墓中爬起来东山再起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被挨打的历史

爸,不要打了,我去上学/1 清官难断屁

股家事/6 林语堂《论踢屁股》/8

第二章 三皇五帝的慎刑一一扑作教刑

杖刑的前生/13 对异族的用刑方式/16

第三章 夏商周的刑罚制度

夏代的主要刑罚/18 失道的商纣王/19

以德治国的周代/22 战国的立法/23

第四章 始皇帝的拜荆

秦始王的身世/26 “皇帝”尊号的

由来/28 酷刑治天下的秦代V29

第五章 大汉王朝的恤刑

你们逃吧,我也要逃亡了/32 缇萦

上书救父/33 汉文帝一一吃螃蟹的

第一人/36

第六章 三国的答杖演义

曹操的五色大棒/39 周瑜打黄盖/42

悍将张飞之死/44 两晋风流/45

第七章 十六国,南北朝的刑罚

南朝的“测罚”/48 陈武帝的“测

立”/49 北魏、北齐之鞭刑/49 周

宣帝的“天杖”/51 “合欢杖”/52

第八章 隋文帝的“滥”杖

文帝立法/53 法官赵绰/55 红裤子

的命运/56 李君才之死/56 酷吏之

“酷”/58 文帝的“逆天而行”/59

第九章 唐太宗的“脊杖”

(贞观律)的修订/61 以后不许再打

背脊了/64

第十章 宋朝的折杖和小杖

恤民之杖一一折杖/67 小杖之谜/71

因人而异的反贪制度/73

第十一章 辽金代的杖刑沿革

契丹的铁骨朵之刑/76 金章宗的

铜杖/80

第十二章 忽必烈的“饶杖”

天地君合一/83 一百零七杖的由

来/85

第十三章 明朝的“廷杖”

放牛娃称帝制律/88 大明天子廷

杖大臣/94 朱元璋惩贪/97 特种

训练的行刑人员/100 明武宗南巡

事件/103 嘉靖帝追封生父尊号之

争/103 “江陵夺情”事件/104

《刑戒》八章/106 崇祯最后的

“宣州老兵”/107

第十四章 清王朝的竹板和掌嘴

新生的《大清律例》/112 雍正

怒杖优伶/115 官员的恶作剧/115

晚清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117

清廷杖毙沈荩案/121 杖刑的寿

终正寝/123 梁启超的最后复

辟/125

第十五章 封建妇女的裸杖

“看打”“晾臀”“卖肉”/126

“全姑”裸体受杖案/127 妓女的

命运/129

第十六章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笞杖

竹板,中国的权威/130 记大明

的中国事情/131 葡萄军人的看

法/132 英国人的看法/136 意

大利人的惊诧/140 余音袅袅,

三日不绝/141

后  记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清官难断屁股家事

说到屁股大小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史特纳斯的研究发现,臀部大小与人的智商成正比,人的臀部愈大,

P6智力愈高。心理学家史特纳斯同时指出,埃及艳后、拿破仑、圣女贞德、美国国父华盛顿等历史伟人都是臀部特别大的“宽臀族”,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还为此用特别订做的衣服来遮掩过大的臀部。不管研究可信度有多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的屁股那么大,不是因为被打大的。

对于打屁股的习俗,苏格兰地方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打不满3岁孩子的屁股属于犯法。理由是,损毁孩子的尊严,也是对“大人”人格的污辱。有关专家更明确指出,打屁股用力较轻时,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肌肉、肢体损伤,但疼痛感会通过神经中枢传导,使大脑受到刺激、精神上处于紧张、恐惧和压抑状态。经常打孩子的屁股,会使孩子产生不良性格,如孤独、胆怯等。

但还有一项截然相反的研究,与中国相毗邻的俄罗斯《信息报》报道:新西伯利亚卫生科学研究所生物学博士斯佩兰斯基教授在传统医学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抽打患者臀部治疗神经性疾病和戒毒戒酒的独特方法。该成果于不久前举行的(戒毒与康复新方法>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该学说认为:吸毒,酗酒,神经混乱和自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所致,理论上则认为这是由于患者体内一种被称为“内啡呔”的荷尔蒙激素减少所致,教授们在研究了俄罗斯和德国有关的民间疗法以后指出,

P7如果对患者适度的抽打,将会激活患者体内的内啡肽受体,使其产生内啡肽荷尔蒙激素,如此一来,患者就可以逐渐恢复对生活的兴趣。终究谁对谁错,不是你我能说清楚的,孩子不听话,在东方屁股还是照打不误。在中国打孩子屁股是最直接的惩罚方法,因为孩子没有可以被家长没收的东西,不像西方发达国家孩子不听话,家长可以没收孩子的手机、游戏机、电脑等作为惩罚手段。

P8

序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是人们期盼自己的言行在历史上留下某种痕迹的通俗表达,其中包含着一种对历史的定格性的敬畏和自己参与塑造历史的渴望。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无可逃脱的自然规律,人间所有的音容笑貌、文治武功都将被时光无情冲刷,一去不返。唯一能让我们一窥端倪的方式就是翻开尘封的历史,寻找那些曾经流光溢彩、激情满怀或者抑郁黯淡、心事重重的时代和身影,从他们留下的印迹一睹人类成长过程中的智慧、才华、伤痛和教训。这是历史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意义。  

那么法律有没有自己的历史呢?马克思曾说,“法也和宗教一样是没有自己的历史的”。这是从法律是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法律的发展由经济基础所决定,所以它的历史的根源也只能从外部的经济状况中去寻找。这里所谓的“历史”是“根源”的代名词。而“历史”还有另外的解释,那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曾经存在过的制度,曾经出现过的现象,曾经生活在世上的人物,这些都属于历史的范畴。包括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也都将过去,对于日后的人们而言,也是历史。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我们已经难以了解许多法律人、法律制度或与法律有关的事件的全貌或详情,而通过先人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只言片语,或许可以辟出一些独特的视角了解法律的朴素样貌。  

于是就有了策划这套“法迹寻踪”丛书的初衷,依“迹”寻“踪”的探索不同于成竹在胸的描画,我们无意于通过宏大叙事告诉读者一个中国法律如何发达的历史,而是希望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具体场景,一些毁誉参半的具体制度,一些曾经主宰过法律运行的具体人物来探究“活”在与我们不同时代的法律究竟是怎样的,往来于古今之间究竟经历过哪些山重水复,哪些曲折波澜。

因此,这套书不是板起脸来的说教,而是妙趣横生的探寻,不同的作者可能有不同的探寻方式,玩世不恭也好,批判反思也罢,至少通过他们的笔能够给予读者一个放松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或许这种方式可以还原给读者一部摘下面具的不同于中规中矩的正史的法律发展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套晚间睡前的轻松读物。如果它能带给读者探索的愉悅,我们的初衷就实现了。

一卜

2006年6月

后记

写完全文后,脑中不禁蹦出这么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什么?

鲁迅说:看整个封建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

搞历史研究的人一脸正经地说,古代的历史就像一个妓女,谁有钱谁有势,谁就可以去碰她一下,玩弄她一下,从而稍稍改变她一下。这句话从一个学者口中说出,未免有些遗憾,但是细细一想,倒也形象之至。

毛泽东也回答过历史是什么,他的一首《贺新郎,读史》,就把历史剥的精光,给我们慢慢品味,历史终究是什么?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驕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这首词的意思大概是说历史就是王朝的兴亡更替。

时间是个保密大师,也是个去伪存真的大师,更是个息事宁人的大师,王侯将相都早已被埋在尘土中,或许若干年后,我们可以轻松地谈论一些往事时,却在厚厚的灰尘中,只找到一页页易碎的古纸了,有治世者说:写中国现代史难,就难在我们是中国人。当然古人写古代史更难,因为他们是皇帝的臣民。因此我们看到的大都是蒙着一丝天子气的历史。

所以现代的人们喜欢孩子,因为孩子是明天,是希望,是自己的延续,还有因为孩子天真,烂漫,孩子可以说出皇帝没有穿什么衣服。他们的世界一切都那么真,没有半点儿虚伪和遮掩。因此一位诗人呼吁“从摇篮时代就不要去干扰别人吧,不要把他们从紧密的蓓蕾中驱赶出来吧,不要把他们从童年的小屋里驱赶出来吧,让他们知道的晚一些。”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真”终究只能存在美丽的诗中,在自恋中独自品味一番。再次回到历史的话题上,是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历史,不管到底是什么,永远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定的意义,至于意义的大小,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你理解的不是很深刻,那也不必自责,权当是“相逢恨晚,造物弄人”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的皇杖(法迹寻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管军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61921
开本 32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3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1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9.2-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3: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