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效率证明能力(如何把事情很快很对地完成)
内容
编辑推荐

三星、沃尔玛、通用、耐克等世界著名企业内部考核第一准则。提高效率20倍的成长手册,有效工作的50项法则。

本书综合了各种最新的效率及生产力的提高方法,结合人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系列极具可操作性的实战方法,从“时间管理、任务管理、个人管理”三个角度提供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建议,书中夹杂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夹叙夹议,娓娓道来,相信必能帮助你成为一位一跃千里的高效人士。

内容推荐

没有效率的勤劳是一种可怕的坏习惯。它会吞掉你的精力,抢走你全部的家庭欢乐,消磨掉你思考问题的习惯,打乱你的人生方向,更重要也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它还会让你失去工作!

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专业教练,这些教练仔细研究了运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发现问题,找出规律,给出量化的衡量尺度,然后制定出最合理、最有操作性的训练步骤,并扶助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结果。

本书就是一本能帮助你提高效率的绝佳教练。

作者综合了各种最新的效率及生产力的提高方法,结合人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系列极具可操作性的实战方法,从“时间管理、任务管理、个人管理”三个角度提供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建议,书中夹杂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夹叙夹议,娓娓道来,相信必能帮助你成为一位一跃千里的高效人士。

目录

效率证明能力

1 把事情很快又很对地做完

2 怎样成为“黄金级”员工

3 一切都要回到效率

每分钟都要做最有生产力的事

1 要有时间意识

2 时间就是金钱

3 合理安排时间

4 莫做虚伪的时间管理者

5 时间管理的80/20法则

6 让清晨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

7 把表调快10分钟

8 节约会议时间

9 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10 善用零散时间

11 善用午餐时间

12 善用等候时间

决不拖延

1 每天给自己一张工作清单

2 设置优先权

3 学会任务“岐视”

4 0.01>0,立即行动

5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6 同时做几件事

7 克服拖延

8 让工作变得简单

9 不要过分注重社交礼仪

10 赶走时间寄生虫

11 学会说不

12 消除电话干扰

改变自我

1 学会放弃

2 不要把办公室布置得太舒适

3 快速阅读的技巧

4 养成随手归档的习惯

5 更聪明地工作

6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7 思考也能为你省时

8 消除无用的习惯

9 专心专注于每一件事情

10 便利贴,大作用

11 摆脱情绪困扰

12 工作时可以适当放松

13 果断地处理问题

14 抛弃完美主义

15 下班后的时间管理

16 学会玩出效率

17 周末不要想工作

18 不用牺牲睡眠

不要说为时已晚

1 相信自己

2 请别人给自己把关

3 只要努力就不晚

准备好了吗?

1 准备好了吗

2 分享一下吧

附录 高效率人士的40个习惯

试读章节

6 让清晨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

被公认为“效率研究鼻祖”的拉金·凯恩曾经反复强调利用“清晨”的重要性。他曾告诫人们,“在我们所有的时间中,早晨的时间是最不容疏忽的。”早晨不仅空气清新,而且早晨是每一个人大脑最清醒的时候,同时也是最清静的时候,非常便于谋划和思考。

高效率人士都是每天的早晨把他们的工作依照次序安排好,然后将一天的时间合理地分配恰当,所以在一天当中就不会浪费时间,就可以放下心来他们已计划好的工作,同时做起来也比较轻松顺手。

怎样安排、利用早晨这段时间,才能使它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呢?

一个朋友几年前跟人合伙做生意,运货的船突然遇到大风浪翻了,他们所有的财产和梦想也随之沉入了海底。他经不起这个沉重的打击,从此变得萎靡不振,神思恍惚。有一天,我跟他相遇,看着他渐渐消瘦的脸上一片迷惘,我对他说:“你不能总是这样,整天咒骂、伤心日子不也是一天天地过去;你快活、积极,日子也是一天天过去。为什么不振作起来?”

“振作又能如何?”他一脸的无奈。

“不如你在早晨起来的时候,在自己的大脑里想一想:今天我要振作起来,要做点什么!有了这样一个安排,然后把整天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就可以减少烦恼。忙碌是治疗忧伤的最好良药!”

第二天他就按照我教他的方法去做:清早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站在阳台上,想着今天我要用一天的时间去找朋友,要朋友帮忙借些钱;第二天早晨他便用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钱去进一批货。

半月后,朋友高兴地过来找我,想请我到外面吃饭。他告诉我说:“从那天开始,我就利用早晨的时间去谋划一天里的工作,于是从借钱到进货只用了3天时间,以后,我每天早晨就计划自己今天卖多少,收入多少——总有一种完不成任务不罢休的感觉,所以我的第一批货很快卖完了。这不,”他指了指鼓鼓的钱包,“这里是1000美元,我想我今后会赚更多的钱。我的烦恼也因此消失的一干二净。”

我婉言谢绝了朋友的邀请,告诉他,一个人只要活着就应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论你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有信心,就会把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时间来充实你的大脑,从而忘记一切烦恼,也能使你很快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重新投入到事业中去。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美国有一位以高效工作著称的参议员林达·帕金斯。在一次演讲结束之后,一位记者走上前去,他微笑着告诉记者,“对不起,我还要赶着参加一个会议,如果有问题的话,你可以明天早晨打电话给我!”说完参议员就离开了。

迫于截稿的压力,第二天早晨记者一大早就起床了——按照报社的规定,他必须在发稿之前向被采访者核实报道中的一些细节,“可先在刚刚五点半,参议员应该还在睡觉吧,”这位记者心里嘀咕道。

大约到六点半的时候,他实在等不及了,于是只好迎着头皮拨通了参议员的电话,“你好,”电话那边传来了参议员的声音,“我在等你的电话呢!”

“对不起,我知道我不该这么早打扰您……”记者还没说完,电话那边就传来一阵笑声,“没关系,我五点就开始工作了!”

托尔斯泰说过:“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唯一有所作为的时间。”

抓住时间,就从今晨做起!

7 把表调快10分钟

许多人总是习惯于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认为这样可以逼自己集中精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非常错误,有时还会给我们带来不期遇的损失。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贪恋几分钟的睡觉时间而吃不上早餐,胡乱洗了把脸就冲出门去,在往公司或约会地点赶的时候,一个劲儿地大骂交通差劲。等到一边拢着头发一边跑到公司或约会地点的时候,却被无情的打卡机或早已离开的约会人给宣判了“死刑”。

有时候,原本预定下午3点半出去拜访客户,就在3点28分准备出门的时候,才发现要给客户看的资料还没有准备好,就在匆匆忙忙准备好所有的数据要出门时,腕上的手表已经指向4点整了。其实,人们在做一个行动之前,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做准备,但是,问题就出在有许多人经常把开始准备的时间,当成了行动开始的时间,结果总是到了要行动的时候才匆匆忙忙地开始准备,从而延误了正确的行动时间。

还有一些人,经常以自己的手表坏了或忘记带手表来作为迟到的借口,其实,对于一个拥有时间观念的人来说,即使没有手表也能随时得知大致的时间。

的确,有很多人都有拖拉的毛病,也因此而吃了不少苦头,把本来可以成交的生意给搞砸了,破坏了原本很好的人际关系,给上司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等等。每次遇到这种事情,当事者总是一脸无辜或无奈地说道:“唉,没办法,这些都已经养成习惯了,我也不想把事情搞成这样啊!”是的,每个人都不想让事情砸在自己手上,但是,习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借口和理由,为了我们的前途和将来,还是养成早到或不迟到的习惯吧!而养成这样的习惯也并不是想我们想像得那么复杂和困难。

真正的高效率人士永远不会把希望寄托在“最后一分钟”上,相反,他们总是习惯于为自己留出一定的机动时间。要想做到这一点,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把你的时间调快10分钟即可。记住,无论是家里的钟还是手腕上的表,甚至连电脑上的时间也不要落下。千万不要小看这短短的10分钟时间,它给你设定的可是一个提前的助跑机会,让你在别人还没启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发力冲刺,不知不觉中你就成为了工作面前最主动的那个人,同时拖延的毛病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为你赢得了更多成功的机会。

华人首富李嘉诚14岁就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辍学,但他牢记父亲李云经临终的教导,做人要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他谢绝了舅父继续供他上学的好意,自谋职业当茶童。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总把时间调得比别人快10分钟,定好响铃,最早一个赶到茶楼。后来,李嘉诚为了不耽误开会,不失约于人,雷打不动地将自己的手表调快了10分钟,以保证准时出席或赴约。

李嘉诚处事果断、老练,决不拖泥带水,他曾在17小时内谈妥一笔2.9亿港元的交易,随即致电汇丰银行,2分钟内就安排了一笔1.9亿港元的货款。他经常对下属说,早上的事情,下午必须有决定或答复;假如17小时内发生的事非常繁复,则一定在:24小时内答复。这就是华人首富李嘉诚对时间的态度。

把表调快10分钟这个习惯,李嘉诚一直保持了大半个世纪,而在今天,大家都知道李嘉诚的手表永远比别人的手表快10分钟,这早已成了商界交口赞誉、津津乐道的美谈。

P24-27

序言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先让我们来看两份有趣的工作日志:

甲的工作日志

9:00——9:30给X公司马经理打电话,并等待对方回复

9:30——10:30查邮箱,回复客户邮件

10:30——11:30搜集新客户资料

11:30——12:30构思给X公司的介绍资料,开始制作幻灯片

12:30——13:OO休息

13:00——15:00协助修理公司传真机

15:00——15:30休息

15:30——17:30向技术人员询问公司新产品信息

17:30——19:00整理新客户资料,给马经理打电话

乙的工作日志

8:50——9:10确立当日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

9:10——9:30与Y公司韩经理确认拜访时间,在20分钟内赶到对方办公室

9:30——10:30向韩经理询问对我公司产品意向,了解其行业大致需求

10:30——11:30回到办公室,搜集韩经理行业相关企业信息

11:30——12:00写出客户需要的大致信息,勾勒出产品介绍幻灯片的大致轮廓

12:00——13:00休息

13:00——15:00就客户需要的大致信息和客户需求与技术人员沟通,澄清疑问

15:00——15:30休息,翻看行业杂志,寻找幻灯片素材

15:30——16:30制作幻灯片模版

16:30——17:00给潜在客户发送电子邮件

你希望自己的工作日志是哪一份?

如果让你给这两位员工定工资,哪一位可以得到更高的回报?

甲在办公室呆了10个小时,休息时间一共只有1小时,做的事情跟乙一样多,而且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帮助同事修理了传真机。相比之下,乙当天只工作了7小时10分钟,可当我们把这两份日志发送给管理者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选择甲,原因各种各样:有人说甲不该做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有人说甲不应该在下班后还给客户打电话,有人说甲整个下午其实什么事都没做。有人说甲当天的工作其实没有任何效果……总而言之,他的工作是没有效率的。

曾经有一位法国的管理学家说,“中国的白领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一群人,他们最可敬佩,也最为可怜。他们的敬业精神让人敬佩,可他们却并没有太多‘效率’意识!”

有人曾经给“效率”下过一个这样的定义:在固定的时间内,用固定的资源得出最优结果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能够用更少的资源,更少的时间得出更好的结果,那么他的效率就高;反之就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得到更好的结果,就只能在时间和资源上做文章,要幺投入更多的资源,要么投入更多的时间。

很长时间以来,这种哲学一直在主宰着大多数人的工作哲学。于是就有人拼命加班,有人刻苦钻营,有人诚惶诚恐,有人叫苦连天……

但这种做法真的能够带来好的结果吗?众昕周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效率的时代,几乎没有一个老皈希望自己的员工成为24小时连轴转的机器,毕竟,拼命让员工加班并不是目的,老板真正的目的是得到结果。可没有效率,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没有效率的勤劳是一种可怕的坏习惯。它会吞掉你的精力,抢走你全部的家庭欢乐,消磨掉你思考问题的习惯,打乱你的人生方向,更重要——也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它还会让你失去工作!

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专业教练,这些教练仔细研究了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问题,找出规律,给出量化的衡量尺度,然后制定出最合理、最有操作性的训练步骤,并扶助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结果。

本书就是一本能帮助你提高效率的绝佳教练。

作者综合了各种最新的效率及生产力的提高方法,结合人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系列极具可操作性的实战方法,从“时间管理、任务管理、个人管理”三个角度提供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建议,书中夹杂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夹叙夹议,娓娓道来,相信必能帮助你或为一位一跃千里的高效人士。

书评(媒体评论)

效率是提高生命质量、感受生活、享受快乐的法宝。

——世界效率提升大师 博恩·崔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你死我活的优化组合中,能参与其中并站稳脚的最有力武器就是效率。

——通用电器全球副总裁 罗埃德·切特

没有效率的勤劳是一种可怕的坏习惯。它会吞掉你的精力,抢走你全部的家庭欢乐,消磨掉你思考问题的习惯,打乱你的人生方向,更重要也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它还会让你失去工作!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工公司主席 司徒穆德

中国的员工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一群人,他们最可敬佩,也最为可怜。他们的敬业精神让人敬佩,可他们却没有太多效率的意识!

——麦肯锡资深顾问 文特·瑟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效率证明能力(如何把事情很快很对地完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鹏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57760
开本 16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5-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