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陈轼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福建地域文化特征,对明末清初福建遗民作家陈轼及其遗民朋友圈进行整体观照,探究陈轼著述所蕴含的遗民身份意识,论述明末清初福建遗民文人群的心态特征及其精神处境。全书分为八章,分别对陈轼的家学渊源、求学仕进、宦海沉浮的身世经历、著述版本、交游情况及著述的思想意蕴与艺术成就等进行研究论述,重点从记忆、认同的视角探讨陈轼在易代之际漂泊流离却心念故国疆土的遗民心境,此外,还从胜地、圣地与道山文化精神的融合与传衍视角,探析以陈轼为代表的明末清初遗民文人对传承与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福建地域文学的贡献。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陈轼的家学渊源
第一节 先辈的影响
第二节 对同辈及后辈的勉励
第二章 求学宦海,笔耕不辍
第一节 求学仕进与宦海沉浮
第二节 著作版本考述
第三章 离散、记忆与遗民身份认同的书写
第一节 离散、记忆与陈轼的遗民情怀
第二节 陈轼及志同道合者的身份认同意识
第四章 园林情结与遗民心境的自解
第一节 陈轼的园林情结
第二节 园林酬唱与遗民精神的寄托
第五章 寄慨遥深的诗词书写与艺术风貌
第一节 抒怀写志的遗民之诗
笫二节隐喻寄托的诗歌书写模式
第三节 意内言外的遗民词作
第六章 鉴古喻今,斐然文章
第一节 论说文:抒怀写愤的胆识与气魄
第二节 序文:对志同道合者的推崇与追怀
第三节 传记文及其他:遗民立场的诠释
第七章 《续牡丹亭》的情节、人物与创作主旨
第一节 忠奸有报的情节结构
第二节 正反、雅俗对照及文武映衬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 寓意深刻的创作主旨及文化史意义
第八章 道山文化的建构与传衍
第一节 从胜地景观到圣地形象的道山文化建构
第二节 道山文化的融合与传衍
结论
附录 陈轼行实系年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陈轼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小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90602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20000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