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两汉文化传承与发展——首届汉文化论坛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两汉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优秀的文化基因,需要当代学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发掘、研究,不断推出精品。本书从首届汉文化论坛80篇有关汉文化研究的论文中优中选优,撷取了有代表性的文章,就两汉思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两汉风俗的影响与传承、两汉文学艺术的成就与地位、徐州汉文化的特色与贡献、两汉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 目录 前言 汉代历史文化研究 龙吟在故乡——从《大风歌》到《盛京赋》 西楚的国家结构与秦汉之际彭城的政治地位 两汉文化在宋代的现实关照——略谈司马光的汉代史论 弘扬汉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徐州大都市文化圈 汉魏六朝赋体源流批评论 汉代重农文化策略及其积极作用 论陆贾“因世而权行”的方法论思想 汉代循吏的为官特点及今世价值 汉人以“土崩瓦解”论秦亡的双重解读 试论汉文化生成模式的若干问题 关于“刘胜项败”的一点思考 论汉文化的进取性与包容性——以长城修筑与昭君出塞为视角 汉文化的特点与传承 秦汉时期黄河的文化象征 《白虎通义》与汉政权的合法性论证 “大汉气象”与“大汉盛世”论略 东汉桓灵时期的社会诚信问题 汉代文物研究 汉代人的幸福观及其表达——以考古发现为中心?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考古学视域下的汉代丧葬信仰 田野到餐桌:农业史视角下秦汉时期 黄河下游地区的饮食文化 重视徐州考古队伍建设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两汉文化传承与发展——首届汉文化论坛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本书编委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65928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30000 |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34.0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