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远的敦煌 常书鸿 常沙娜敦煌艺术珍藏集
内容
编辑推荐
1.【敦煌文脉薪火相传】敦煌父女,以岁月谱写敦煌之美。父亲常书鸿是我国敦煌保护事业的开创者,作为留法青年艺术家毅然回到祖国,自20世纪40年代来到大漠敦煌,为保护弘扬敦煌文化艺术付出毕生精力。女儿常沙娜从小随父练就敦煌艺术“童子功”,亲身见证了保护莫高窟、研究敦煌艺术的艰辛波折,一辈子为传承与发展敦煌文化而努力。如今常书鸿已离开近30年,豆蔻少女常沙娜已到耋耄之年,而两代人对敦煌艺术的热爱薪火相传。

2.【艺术珍品跃然纸上】特殊的历史时代成就父女俩不可复制的敦煌艺术创作。1946年,时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为保护推广敦煌筹集经费,带着年仅15岁的沙娜在兰州举办父女联展。70余年后,父女作品纸上相逢——本书收录各个时期敦煌主题艺术创作百余幅:翩跹的飞天、宝相的庄严、灵动的纹饰、恢宏的气度、“舍身饲虎”的勇气……一一跃然纸上。

3.【文化瑰宝再认识】敦煌艺术以生动的形式反映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留下各时期风貌和历代民众的生活轨迹,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取之不尽的艺术元素,更是学习研究当代艺术与生活应用的源泉。常沙娜解读敦煌独特的艺术语言,带领读者认识传统艺术的永恒魅力与当代价值。

4.【珍藏】收藏级装帧设计。大开本精装,便于欣赏作品细节;封面、函套、内页均选用特种纸。全彩印刷,庄重雅致。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承印。
内容推荐
敦煌父女,薪火相传。常书鸿、常沙娜敦煌主题艺术珍藏集,致敬永远的敦煌。1935年,留法学生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的书摊上,偶然发现考古学家伯希和编撰的《敦煌石窟图录》,看后激动不已。从此以后,他心心念念要回到中国,重新认识祖国的文化历史。40年代,常书鸿带着全家人在只有零零落落的骆驼刺和芨芨草的沙漠里艰难行进,终于来到鸣沙山下,组织筹建了敦煌艺术研究所,展开持续一生的敦煌石窟研究保护工作。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女常沙娜结缘敦煌,践行父亲的艺术生命,后又在林徽因等前辈的指导下,通过工艺美术设计与教育的方式,将敦煌艺术之美传递给世界。本书收录“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永远的敦煌少女”常沙娜横跨80余年、各个时期的敦煌主题艺术创作。题材多样,涵纳各朝代敦煌壁画复原临摹、整理、再创作作品百余幅,部分为此前未公开作品。常沙娜用生动鲜活的文字解读敦煌艺术特色,追忆两代人的敦煌情缘,带领读者感受艺术瑰宝盛世流光。得千年艺术熏陶,尽一生传敦煌文脉。穿越时光,回溯两代敦煌人的坚守与传承。匠心不改,此心不移系敦煌。
目录
前言
PREFACE
卷一 从巴黎到九层楼
VOLUME 1:FROM PARIS TO DUNHUANG
卷二 永远的敦煌
VOLUME 2:EVERLASTING GRANDEUR OF DUNHUANG
卷三 大漠明珠,艺术宝藏
VOLUME 3:ART TREASURES IN DESERT
附录 1:老照片
APPENDIX 1:OLD PHOTOGRAPHS
附录2:作品一览
APPENDIX 2:OVERVIEW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远的敦煌 常书鸿 常沙娜敦煌艺术珍藏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沙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51024
开本 12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80000
出版时间 2024-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28.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