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让智慧流动起来 新时代普通高中的文化建设与育人实践 |
内容 | 编辑推荐 “让智慧流动起来”是一名校长特别需要的领导力。如何让师生的“智慧”汇溪成流、向心而动,如何通过“智慧流动”让学校焕发不一样的、持续的生机,这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本书以上海金山区两所高中为案例,探究作者在两所学校任校长期间所做的学校变革实践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围绕“如何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一问题,分别从政策理解、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探索学校文化建设与育人实践的多样可能。在新时代高中多样化办学的政策背景下,本书从校长的视角反思和回应了什么是家门口的好学校、如何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并从理论上丰富了课程领导、学校文化建设、校长领导力、教师团队建设等领域的已有研究。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上海某区两所高中为案例,主要探究作者在两所学校任校长期间所做的学校变革实践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围绕“如何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一问题,以“让智慧流动起来”为核心理念,书稿分别从政策理解、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探索学校文化建设与育人实践的多样可能。在办好新时代高中的政策背景下,本书从中国高中的实践、校长的视角反思和回应了什么是家门口的好学校、如何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并从理论上丰富课程领导、学校文化建设、校长领导力、教师团队建设等领域的已有研究。 目录 第1章 一名校长眼中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一、 “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 “让每位教师都有持续改进的动力” 三、 “让每位家长都能关心学校的发展” 第2章 如何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一、 求同:如何深度融入区域教育发展? 二、 存异: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特色发展? 第3章 “认真玩”:体育特色课程的校本探索 一、 理念:运动乐园、体育公园、健康学园 二、 课程:以体育人的实践载体 三、 专业:以体育人的发展框架 四、 成效:以体育人与自我认知 第4章 “闲聊即学习”:基于U-S合作的教师发展 一、 跨界:项目化学习的广度探索 二、 碰撞:课例设计中的不断尝试 三、 融合:思维拓展的深度与锐度 第5章 “氛围组”的温度:“小伙伴”与团队建设 一、 “见差异”:“不同”作为底色 二、 “谋共识”:“趋近”即是气质 三、 “聚心力”:雕琢时间的质感 第6章 “抵达各自的远方”:生活育人与学生多元发展 一、 仰望星空:向往的生活便是远方 二、 莫逆于心:共同的生活即是诗篇 三、 乐见不同:多样的成长方能致远 四、 凝视远方:生活育人的制度保障 第7章 “让智慧流动起来”:制度文化与分布式领导 一、 以校为家:共同愿景与组织氛围 二、 张弛有度:制度建设与文化浸润 三、 学会决策:分布式领导与价值引领 第8章 余音:如何写好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让智慧流动起来 新时代普通高中的文化建设与育人实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阮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0481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71000 |
出版时间 | 2024-04-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4-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2.0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