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次探讨“习惯”理论与新型合同的生成
拾回罗马法上“失落的遗产”
| 图书 | 习惯与新型合同 兼论法的技艺性的回归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深层次探讨“习惯”理论与新型合同的生成 拾回罗马法上“失落的遗产” 内容推荐 本书浓缩了对习惯与合同之间关系的历史、哲学和实践反思,因此对于理解习惯在法律渊源中的价值具有重要作用。作者从历史和辩证的角度审视了习惯与合同法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试图建立习惯与罗马法和历史法律科学的对话。作者开篇构建了罗马公民、历史学家和法学家就习惯在法律体系和法律理论中的定位所形成的不同理论立场;随后以优士丁尼法学作品为出发点,考察了习惯概念发展背后的理论基础,阐述了赋予习惯本身法律价值所必需的要素和要求。 作者深入分析了法学家、哲学家博比奥的思想,构建其与意大利法律和法律理论发展的对话。本书分析了意大利新宪法所建立的法律体系中习惯与合同之间的关系,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厘清习惯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二是结合习惯的概念识别意大利法律中的典型和非典型合同,如特别典型的“融资租赁”问题。 本书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意学院合作项目之一,此前出版的《法律帝国的崛起:罗马人的法律智慧》《律师职业的起源》均有良好的业界反馈。 目录 导言001 注释019 一、研究目标035 注释037 二、预先说明的几个问题041 注释044 三、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对于习惯的理论化051 注释057 四、优士丁尼的视角与教科书中的习惯071 注释077 五、博比奥挑明的习惯理论的视角错误087 注释090 六、优士丁尼对于后世习惯理论的影响091 注释099 七、法的技艺性质与作为规范事实的习惯学说109 注释127 八、法规范与习惯规范的差异以及典型合同之确定143 注释152 九、融资租赁合同的诞生与法的习惯式创制163 注释181 译后记19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习惯与新型合同 兼论法的技艺性的回归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意)菲利波?加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4614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18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12.29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