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互联网的多元文化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互联网的多元文化》(第26辑)包含 “专题探讨”(互联网的多元文化)和“研究论文”两个部分,共12篇文章。专题论文聚焦于互联网的多元文化实践,涉及数字育儿、情感悼念、粉丝文化、青年叙事等,探讨了互联网社会中不同面向的文化实践,研究现象较为前沿。研究论文包括6篇,涉及元宇宙、短视频、政治传播、流动儿童等话题。 目录 专题探讨 互联网的多元文化 主持人语 卞冬磊 “新妈妈主义”的数据化: 学校-家庭互动中数字育儿实践影响母职意识形态的过程研究 刘于思 黄诗澜 新媒体的“导航”和中国大陆同人文化的互联网生存 黄华 鲁齐放 王雨婷 去边界化的链接:“剧本杀”作为媒介与空间和地方的互构 黄微子 江玮 生死联结:虚拟空间中悼念情感的持久镌刻 郭恩强 李慧芳 道德叙事、网络传播与数字化正义“洪流” ——对社会性死亡的传播社会学分析 高 亮 张 杰 陈云龙 制造“小镇做题家”: 网络时代青年人的跃迁困境和舆论生产 刘小瑜 于京东 研究论文 元宇宙“空间新异化”的三重逻辑 刘丹凌 匡贝茜 以小博大: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叙事转换研究 晏 青 纪少华 流动儿童在居住空间的媒介接入与“断连” ——基于H镇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区的田野考察 罗逸琳 赛博地方的连结怀乡:基于“涟漪行动”空间实践的讨论 张馨月 从视觉文本到超文本:数字时代美国总统的形象记忆塑造 易妍、宋宝婧 《舆论》、谦逊与勇气:从新闻伦理到公民美德 刘学蔚 [英] Elliot O’Donnell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互联网的多元文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夏倩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3677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70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06.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