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撒哈拉海计划 |
内容 | 编辑推荐 1.回溯撒哈拉海、亚特兰特罗帕及东方总计划三大未竟的气候改造巨梦,一窥人类对抗自然、重塑地球面貌的非凡构想与尝试;2.三项图书奖提名佳作,剖析宏大气候工程背后的环境变迁、文化冲突与政治博弈;3.不仅是一部环境史,更是对人类与自然、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挑战的深刻反思。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这一时期宏伟的大型气候工程, 并将其置于环境、文化、政治的背景下加以解读。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中叶, 随着人们愈发担忧环境衰退以及气候灾难可能破坏殖民地甚至大都市的经济和政治稳定, 人们开始关注影响整个大陆甚至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 并希望利用工业技术的力量来阻止甚至逆转气候变化以及社会和文化的衰退。撒哈拉海计划便是其中一例: 面对撒哈拉沙漠, 法国人提出通过将地中海的海水引入沙漠来形成人造撒哈拉海。 目录 绪论 气候变化与变化中的气候 第一章 沙的科学:作为档案馆和警告的撒哈拉沙漠 第二章 淹没沙漠:鲁代雷的撒哈拉海项目 第三章 新伊甸园:殖民地气候工程的崛起 第四章 为新大陆创建一个新气候:赫尔曼·索尔格尔的亚特兰特罗帕项目 第五章 欧洲最后的希望:活跃的地缘政治与文化衰落 第六章 斯拉夫草原和德国花园:第三帝国时期的土地荒漠化第七章 东方的沙漠:“东方总计划”中的气候与大屠杀 尾声 全球荒漠化与全球变暖 注释 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撒哈拉海计划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 菲利普·莱曼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3607701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38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X-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