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水都不是它的自然状态
我们修筑的河道和水坝等混凝土基础设施,改变的不止是水的流向和流速,还有它和周围环境的生态关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连接
选择排挤和侵占而非给水留出空间,水最终会淹没城市,回到它最初占据的地方
让水恢复到慢速阶段,对于保障用水、减少洪涝、改善环境和气候,都具有重大意义
| 图书 | 慢水 灾异时代我们如何与水共存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水都不是它的自然状态 我们修筑的河道和水坝等混凝土基础设施,改变的不止是水的流向和流速,还有它和周围环境的生态关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连接 选择排挤和侵占而非给水留出空间,水最终会淹没城市,回到它最初占据的地方 让水恢复到慢速阶段,对于保障用水、减少洪涝、改善环境和气候,都具有重大意义 内容推荐 为什么经济再发达的城市,似乎对城市内涝也束手无策?甚至越发达洪水越严重?为什么同一块地方在不同时段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还愈演愈烈?环顾全球、回望不同文明的历史,我们能否找到一些与水共存的成功模式?《慢水》跟踪不同水体的“生活习惯”,探索水如何穿越地上和地下空间,如何与周围的生物互动,也探索水在不同时期造访各地给人们留下的记忆和教训。综合地质学、水文学、环境工程、景观设计、生态保护等各领域学者和工作者的观点,引介全球各地正在兴起的“慢水”运动,埃丽卡·吉斯在本书中发出预警,我们当前的城市化建设普遍采取让水加速离开地表的思路,选择排挤和侵占而非给水留出空间,这会引发深重的灾难:我们会缺少地表水、破坏湿地生态、增加碳排放,洪水会淹没城市,回到它最初占据的地方。我们付出巨量的经济、生态代价和人员伤亡,获得了控制水的假象,但事实上,水会赢到最后。而当我们关注水自身的需求,让渡空间,遵循水的本性,让水恢复到自然慢速阶段,我们能够获得保障用水、减少洪涝、改善环境和气候等方方面面的裨益。 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 慢水润万物_i 引言_ix 第一章 陷入混乱_1 第二章 地质时期的水:古河流如何帮助缓解干旱_27 第三章 从巨坝到微生物:水和小生命的关系_63 第四章 河狸:最早的水利工程师_109 第五章 在现代印度恢复历史上的水知识_149 第六章 播种水:在古代秘鲁,水如何塑造文化_179 第七章 让洪泛区成为洪泛区:工业时代的解药_215 第八章 为了未来的人类:在肯尼亚保护水塔_253 第九章 沉积物的旅程:当淡水遇上盐_289 第十章 我们的共同未来:与水共生_325 致谢_362 注释_36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慢水 灾异时代我们如何与水共存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埃丽卡·吉斯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11168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4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90000 |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P426.61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