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骆驼祥子(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时,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来赚钱谋生。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他认定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他咬牙苦干了3年,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他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他幻想着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内容推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骆驼祥子》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试读章节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派别。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较比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了。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说——我们希望——一盘机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了。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较比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不幸,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作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不完全出于偶然,而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与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但这不是不能胜过的困难,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P3-7

后记

《骆驼祥子》在我国出版的六十多年间,有插图的版本,还是“文革”以后的事了。一九七八年丁聪先生首先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创作了八幅“小丁”式的插图。稍后,一九八一年上海的顾炳鑫先生为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译本,用国画技法画了五幅彩色插图。一九八四年,年轻的高荣生先生创作了当时很难见到的,费工夫的五幅木刻插图。三位画家先后为《骆驼祥子》创作了三种风格不同的优秀插图,也是对辞世十多年的老舍先生的纪念吧!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这期间上海华东书店一九五○年印行的《骆驼祥子画传》上下集,像出土文物般很费事地被挖掘出来,重见了天日。这是已故画家孙之□先生的作品。孙先生在画传的“前记”中写道:“在十年以前就开始试着给祥子作插画。画者是老北京,这部书中的人、事、景物都是老北京的,画起来有许多近便,屡屡不断的便画了二百多篇。执笔之前,内心美术品结构的挺像样,落纸之后,便发生了很大距离。为了画真实一些常到实地去速写。”这短短的一段文字,说出画家在一九四。年前后,即祥子刚出生两三年时,就钟情祥子,开始酝酿画祥子了。画家把祥子的传记全画完了,祥子也不过才十二三岁。看看孙先生所画的北京的春夏秋冬、婚丧、做寿、西直门、北海、小胡同、破杂院、桌椅板凳、各种生活用品,甚至洋车上的零件……都真实地反映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祥子生活时的北京风貌。

应该特别提到,在孙先生的画传“前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指老舍先生)说:‘祥子没有毛病,虎妞很合理想,刘四爷也不错。’他把很多外国语文(指译本)的祥子封面给我看,得到不少参考。对老舍先生的批评很感谢。”这说的是,一九五○年春天,孙先生拿着他即将付印的画传,去征求刚从美国回到北京的老舍先生的意见时,得到老舍先生的肯定。老舍先生在许多文章中,曾反复说过小说创作的核心是人物,他评价这本《骆驼祥子画传》突出人物的创作,正体现了老舍先生的一贯观点。看画中人物的外貌、长相、形体动作、装束,从这些具体的形象和行为举止中,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出他们的性格与命运。孙先生的这本画传在人物刻画上,又显出了优势。

二○○三年夏,人民文学出版社有意要出《骆驼祥子》插图本,要求出版的更庄重,有更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征求我的意见时,我马上想到了孙先生的《骆驼祥子画传》。能从画传上选大量的图画作插图,既会有新鲜感又有历史感。与现代文学编辑室主任王海波女士商谈时,立即得到了她的赞同。随后社领导也同意了这个方案。现在出版的这本《骆驼祥子》插图本中使用了孙之□先生半个世纪前创作的《骆驼祥子画传》中绝大部分图画,共一百零九幅,图文并茂,使得这份文学艺术遗产,更引人入胜。

最后,我衷心地感谢孙之傍先生的女儿孙燕华女士,她非常热情地支持出版这样一本插图本。她无条件地提供了精心制作的《骆驼祥子画传》的画稿,使《骆驼祥子》这部经典名著,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舒济

2003年11月9日

书评(媒体评论)

孙之□的画传注意细节,很写实。衣服,家具、房屋、交通工具,风俗等等,都经得起推敲,甚至可以当作一种有历史价值的参考资料对待: 一幅是一幅,真下工夫,讲究构图,讲究人物造型,讲究艺术美,每一幅都是用心创作的画作,总创作期达四年之久,画家并不因为画小人书而马虎,而轻视。一句话,都是严肃之作。

舒乙 把祥子读了很多遍,造出了人形,都画成裸体的,然后再给他们穿衣服,这样虽然费事,可是总比直接画衣纹妥当一些。姿态神情画不妥当时,常自己比划比划,或是找朋友比划比划,糟蹋了多少纸片,耗去了多少时光与心血,完成了这本骆驼祥子连续画……

孙之□祥子没毛病,虎妞很合理想,刘四爷也不错。

老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骆驼祥子(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43972
开本 32开
页数 364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1962-11-01
首版时间 1962-11-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9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