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古镇发展 基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江南水乡古镇作为重要的中华文化遗产是长三角区域社会发展历程中留存下来的见证,也是市民的集体记忆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历史上的江南古镇,深入河网、密如星斗,形成了联系城乡甚至全国市场的经济网络。古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各地的社会活动、意识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2019年5月印发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善市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了更好地打响江南文化品牌,中共青浦区五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打造江南文化示范区的发展目标。示范区内保存至今的江南水乡古镇,不仅留存了宝贵的文化记忆、历史形态的风貌,还提供了与社会多样性相对应的生活背景多样性。这里不仅是明清文化的渊薮,也仍然是沪、苏、宁、杭都市人的精神与心灵故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分布有七个重量历史文化名镇,历史风貌与环境特色非常显著。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布局结合起来,从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统筹考虑,探讨采取综合措施,有效保护示范区的人文历史环境和整体生态、空间的秩序;同时,在示范区发展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将历史文化古镇作为重要因素和重要价值取向。 目录 绪论 一、项目背景 二、研究内容概述 三、本书的三个重要层次 四、本书的研究路径和方法 第一章研究背景 第一节相关背景 第二节国家重要举措 一、美丽中国 二、“一带一路” 三、长江经济带 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第三节国际发展趋势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重要政策与视角 一、上海与长三角关系 二、江南与上海 三、文旅融合 四、全域旅游 五、江南古镇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六、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七、上海打造四个“100+” 第五节相关前沿理论研究 一、相关空间理论研究 二、相关名词术语阐释 第二章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及江南水乡古镇发展 第一节相关概念 一、江南 二、古镇 三、江南古镇 第二节历史文化名镇 一、历史文化名镇类型 二、历史文化街区 三、江南水乡古镇的属性与价值 四、江南水乡古镇概况 五、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及相关文件 六、江南水乡古镇遗产保护举措 七、江南古镇旅游业发展历程与开发模式 第三章示范区“7+X”古镇资源调查与综合分析 第一节“7+X”古镇发展资源调查和发展现状 一、“7+X”古镇发展资源调查体系 二、“7+X”古镇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第二节“7+X”古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职能转变,功能逐渐单一化 二、古镇社区老龄化现象严重 三、过度商业化严重影响古镇可持续发展 四、外来文化入侵引发本地文化生存危机 五、城镇化水平较低,公共设施不足 …… 第四章示范区“7+X”古镇价值评价体系 第五章关键问题提出与发展模式研究 第六章江南古镇发展困境与未来趋势 第七章示范区古镇总体发展思路 第八章示范区古镇发展路径 第九章“文旅融合”的江南文化示范区发展设想 第十章青西三镇示范点落地机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镇发展 基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志刚 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6802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22000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99.29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