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纳粹与书:追寻被掠夺的历史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纳粹本能地意识到了书籍的力量——不仅是财产,更是人类(个体、社区、民族)记忆的所在,历经几个世代打造而成的图书馆与私人藏书,是文化、语言的骨干,更是族群、家庭和身份认同的核心。于是他们发起了一场靠前的大规模盗书计划,全欧洲数以百万计的书籍被偷窃与霸占,所有文化出版重镇全被洗劫一空。纳粹的战争机器寻找书籍并非只是为了摧毁敌人的文化资产,为了建构德意志帝国的正当性与统治者的不败神话,他们更将图书馆与档案库、历史、传统与记忆全面纳为己有,目的是编纂自己的藏书,为其建立在阴谋论上的研究提供材料,强制改写、扭曲并消灭“敌人”的思想与历史,以发动其按照自己的雅利安人至高无上的形象重塑文学和历史的智力战争。如今,随着归还计划启动,过往丰富的文化虽然不能再复原,但这段历史终于重见天日。随着研究人员提出新的问题并追随新的线索,安德斯·雷德尔讲述了这个既令人痛心又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本书穿越现代史最黑暗的角落,解释了二战历史不为人知的一面:纳粹党的藏书狂热,犹太人的文化浩劫。对藏书爱好者、二战史研究者以及广大普通阅读者而言,这部书都可以带来惊心动魄的全新启示。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不仅仅是物力、人力的比拼,更是一场记忆与历史的斗争。图书馆和档案馆成为对记忆控制的核心,纳粹在战争期间掠夺了成千上万的图书馆,在他们占领的国家偷走了数百万本书籍,同时肆意摧毁了大量的书籍,用以消除对手的文化记忆。犹太人、自由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天主教教徒等的图书馆都遭其掠夺。 1933年5月10日晚,德国的广场和街道被无数篝火照亮。在柏林的剧院广场,有4万人聚集在一起听约瑟夫·戈培尔的讲话。在大量观众面前,他宣布,这场火灾标志着魏玛共和国颓废文化生活方式的结束。马克思,曼恩,布莱希特和海明威的书都是火焰的牺牲品。 在焚书的阴影中,还有另一个故事,党卫军主席海因里希·希姆莱和纳粹意识形态学家阿尔弗雷德·罗森伯格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夺拥有欧洲的文学遗产,希姆莱收集了大量关于“帝国的敌人”的藏书。意识形态学家阿尔弗雷德·罗森伯格(Alfred Rosenberg)的计划更加雄心勃勃,希望借此为新纳粹系统研究和教育体系奠定基础。在那里,第三帝国未来的精英领导人将被模仿,并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机构,为入侵犹太人,罗马尼亚人和其他政治对手,为种族灭绝辩解。本书作者安德斯·里德尔讲述了纳粹这一野蛮
目录



\t序



\t1吞噬世界的大火:柏林



\t2柏林市图书馆的幽灵:柏林



\t3歌德的橡树:魏玛



\t4希姆莱的图书馆:慕尼黑



\t5反对耶路撒冷的战士:基姆湖



\t6抚慰以色列的苦难:阿姆斯特丹



\t7挖掘共济会的秘密:海牙



\t8列宁工作过的地方:巴黎



\t9消失的图书馆:罗马



\t10民族的碎片:塞萨洛尼基



\t11造纸厂就是乱葬岗:维尔纽斯



\t12塔木德部队: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



\t13“没有犹太人的犹太人研究”:拉提波-法兰克福



\t14一马车的鞋子:布拉格



\t15踏上归途的书:柏林-坎诺克



\t致谢



\t注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纳粹与书:追寻被掠夺的历史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典] 安德斯·莱德尔(Anders Rydell)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99551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56.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