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落下闳研究文选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研究系列》从学术的角度,深入挖掘提炼历史名人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华,凝练时代所需的精神价值,增强川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延续中华文化的巴蜀脉络,是一套系统、quan面、深刻、权wei的研究四川历史名人的学术著作。对于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彰显巴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推荐 《落下闳研究文选》精选1911年以来关于国内外知名学者撰写的关于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之一的落下闳研究的经典文章,汇集老中青三代学人,展现每一代学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上的推陈出新。同时所选论文涵盖历史、考古、文学、科技等多个学科,以此梳理和综合多年来学术界对落下闳的研究成果,并由分册主编精心撰写导读、研究综述和研究目录索引,为后学研究提供指引。 目录 前言查有梁(001) 20世纪以来落下闳研究综述查有梁(005) 生平及族源 落下闳并非黄门老工考吕子方(043) 天数在蜀吕子方(047) 落下闳与黄门老工考鲁子健(089) 落下闳的族属之源暨浑天说、浑天仪所起源的族属刘长东(094) 天文学成就 浑仪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135) 宇宙理论的演进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146) 古代和中古时代的宇宙观念李约瑟(159) 中国天文学的天极和赤道特征李约瑟(166) 汉代和汉以前的浑仪李约瑟(176) 浑天说探源周桂钿(179) 历学成就 陈寅恪《致董作宾》论《三统历》陈寅恪(189) 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沿革钱宝琮(190) 《三统历》历意及其数源吕子方(204) 颛顼历和太初历制定年代考略陈久金(267) 秦颛顼历和汉太初历的改革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278) 太初改历初探 ——“古历论稿”之四饶尚宽(285) 太初改历与三统历 ——对三统历数理分析和刘歆数学的成就[日]成家彻郎(298) 《太初历》和《三统历》薄树人(312) 科技目前的贡献 中国古代物理中的系统观测与逻辑体系及对现代物理的启发查有梁(335) 中国古代历法的科学方法查有梁(350) 落下闳的贡献对张衡的影响查有梁(359) 落下闳系统的科学意义查有梁(375) 附录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浑仪和浑象”条李鉴澄李迪(389)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落下闳”条席泽宗(392)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中国天文学史”条(节录)席泽宗薄树人陈久金(393) 由国家天文台报送国际小行星中心的落下闳命名申请报告(401) 国际小行星联合会的批复(402) 重要论著索引(403) 后记(40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落下闳研究文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查有梁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1213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72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0-0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6.1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