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千寻文学·家的别称 |
| 内容 | 编辑推荐 ·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作品,《纽约时报》畅销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推荐阅读图书……“对于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而言,《家的别称》是一剂良药。故事中充满希望,却没有迎合,而是层层剥开文化和身份、恐惧和偏见、流放和归属。”——贾森·雷诺兹(屡获殊荣的畅销书《最长的一分钟》作者)· 改编自真实难民故事,诗意语言讲述叙利亚女孩的新生在远离故土的陌生彼岸,更需要勇敢面对边缘和歧视、孤独和思念。畅销书作者贾思敏·瓦尔哈巧用无韵诗,将一个女孩的勇敢、自爱和善良娓娓道来。· 用爱、善良和同理心,逆流而上,进行一场真诚的跨文化交流当两个对立的文化相遇,善良与包容显得无比珍贵。通过裘德的故事,作者告诉我们:“无需害怕这些逃离战区的孩子们,他们渴望的东西和我们所有人一样——爱、理解、安全,以及获得幸福的机会。”· 在诗体叙事的对话与留白之中,聆听一曲跨越重洋的成长乐章“作者以非凡的才华描绘了叙利亚战争爆发前后一个家庭生活的转变……她的叙述直截了当……富有诗意,令人身临其境,充满希望。”——柯克斯评论(星级评论) 内容推荐 战火蔓延开来,叙利亚的一切都被打碎,满目疮痍。12岁的裘德被迫离开心爱的哥哥和父亲,跟着妈妈离开叙利亚,远渡重洋,前往美国。裘德一直很喜欢美国电影,可她还并没有做好准备开始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她从此被贴上了一个新的标签——“中东移民”,这样的身份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在回不去的故乡和喧嚣疏离的美国之间,裘德需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目录 无 书评(媒体评论) 我非常希望能与裘德交朋友,倾听她对生活的感悟。她就应该在聚光灯下闪耀,《家的别称》这本书也是如此。——NPR书评这本适时的书……有节奏的线条提炼了裘德最深的情感……正如她在作者后记中所写的那样,瓦尔哈成功地说明:逃离战区的孩子想要的和我们所有人都一样——爱、理解、安全,以及获得幸福的机会。——出版商周刊(星级评论)贾斯敏·瓦尔哈的这部中级小说处女作将双手环绕在你的心上,轻轻地握住它,让你意识到自己的脆弱和强韧:就像裘德在她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时一样……进入每个青少年读者的手中都应有一本《家的别称》。——《书目》杂志(星级评论)获奖作家评论对于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而言,《家的别称》是一剂良药。故事中充满希望,却没有迎合,而是层层剥开文化和身份、恐惧和偏见、流放和归属,围绕着一个年轻的叙利亚女孩——裘德。她被恐惧和同等的勇气压得喘不过气来,她像一颗离开身体的心脏,想要知道自己怎样才能继续跳动。我渴望成为她,而同时我发现,尽管我们的故事不同,我和她是一样的。这是我们需要的故事,我们很幸运能够与它共存于世。——贾森·雷诺兹,屡获殊荣的畅销书《最长的一分钟》作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千寻文学·家的别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贾斯敏·瓦尔哈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晨光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150735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40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15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712.8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