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城市化与城市的旅游化趋向,促使城市规模与旅游发展之间形成了相互关联。随着城市发展进入都市圈时代,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成为我国都市圈发展的代表,也是我国城市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高地,其内部各个城市担负着不同的职能,既分工又协作,形成新的空间组织方式。城市规模是探索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抓手,城市旅游发展是区域经济的关键引擎,然而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较为薄弱,城市规模与旅游发展是否匹配以及如何匹配,关系到都市圈的结构优化及区域旅游的有效合作。
因此,《中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与旅游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其机制研究》以中心地理论、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为基础,围绕“城市规模与旅游发展关系”这个核心命题,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制,从我国三大都市圈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归纳总结共性规律。
《中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与旅游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在理论上,是对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的丰富和验证;在实践上,为优化区域旅游发展、推进区域旅游分工合作提供经验参考。
《中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与旅游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其机制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1)从理论模型与实证一体化层面,根据我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与旅游发展的地域特征,提出“城市规模-旅游发展”的关系模型、分布模型以及演变模型,验证和丰富了相关城市规模分布理论,进而深化有关区域结构和旅游发展的研究路径。
(2)突破传统城市规模单维度研究方式,以“城市规模-旅游发展”二维关系为命题起点,构建测量指标体系,从城市体系结构、集散分布、年际差异等角度,探索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与旅游发展的